全球疫情尚未緩解,一個嚴重的後遺症已經浮現:世界各地都面臨糧食短缺。北半球尤為嚴重,因為夏季的收割高峰期即將到來。從亞歐大陸至美洲,春天的田地已無人播種,如果五、六月情況仍未改善,不僅田裏的糧食歉收,樹上的桃、李、橙子等果實亦會爛掉。
歐洲疫情爆發時,正值農民整理田地準備施肥春播的時候,每年此時便會有數以萬計臨時工,到意大利的七十四萬家農場幫手。但意國農協警告,各地封城使得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的勞工今年無法入境。農場缺乏勞動力,粟米和向日葵的播種已大受影響。
意國去年農業產值約五百六十億歐元(約四千八百零九億港元),佔全國經濟4%。去年天氣不穩,意國橄欖油出產已下跌一半;美國特朗普政府又向意國農產品發動關稅戰,早打擊農民生計。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意國仍會維持封鎖政策,這將令農民陷入絕境。
英國農業界亦警告,今年全國農場的勞工短缺,將達到史無前例的八萬人,勞工不足情況將在夏季收割時最嚴重。面對農業界的求救呼聲,英國政府雖然成立了救急基金,協助農民維持生活,但並未能解決農產品歉收問題。
在北美,由於美墨邊境關閉,今年同樣沒有足夠的季節性勞工前往美國的田野收割蔬果,或是去屠房宰殺牲口。美國農業界已經發出警告,今年的田野靜悄悄,因為沒有人來收割,供應商和消費者將不會得到足夠的食物。在中亞,哈薩克等國已經開始停止出口小麥、薯仔等作物。東南亞亦有國家傳出暫停大米出口的消息。以越南為例,該國每年出口大米七百萬噸,佔全球貿易量的一成五。如果在未來限制出口的話,即使在短期內不至於引發糧荒,但亦會刺激國際市場糧價上漲。
全球糧食供應鏈斷裂,各國民眾生活都將受到影響,但首當其衝的仍是中東、北非等本已陷入糧荒的戰亂和政治動盪地區。歐美在今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經自顧不暇,一旦全球各地出現饑荒等人道危機,國際社會恐難以提供足夠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