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決定 疫咒非洲失靈

新冠肺炎疫情在亞太及歐美大流行,但佔全球近十三億人口的非洲,除埃及和南非外,只出現零星確診病例。部分非洲國家過去數十年曾爆發不同疾病,如今卻在新冠肺炎中獨善其身,有研究認為非洲與全球各地的聯繫較少有關,全球每年只有約5%旅客前往當地旅行,或有助減低新冠病毒對非洲的直接影響。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截至前天的統計數字,非洲二十七個國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埃及、南非、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突尼斯及摩洛哥的疫情較嚴重。埃及是首個出現疫情的非洲國家,首宗確診個案上月十四日出現,距離中國去年除夕向世衞通報的日子達四十五天。雖然非洲國家陸續「失守」,但爆發規模遠不及歐美及亞洲。

旅客多 南非埃及較嚴重

輿論質疑非洲確診個案較少,與當地醫療系統欠完善致未能及時檢測有關;亦有人指非洲人的基因天生能抵禦病毒。不過,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研究發現兩者與現象無關,主因是非洲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連繫較弱,反而區內旅遊業相對發達的國家疫情較嚴重。以埃及和南非為例,兩國有較多外國旅客或外籍居民,疫情較嚴重。

雖然非洲是近年各國拉攏的合作對象,中國及日本更提供資金和技術大興土木,並向非洲派駐員工,但數字不算多。前年統計顯示,中國派駐外國協助基建的工人只有16%前往非洲,當中23%只前往阿爾及利亞。不少非洲國家與中國關係較密切,但只有4%中國旅客前往當地旅行,非洲民眾更普遍貧窮,一般人沒有足夠財力外遊。

以往即使出現肆虐全球的疫症,總是較遲才在非洲出現,個案亦比較少。以二○○二年至○三年的沙士為例,疫症在中國擴散的五個月後,南非才出現非洲首宗病例,之後沒有非洲國家中招;至於二○○九年的豬流感,它爆發兩個月後埃及才失守,此前全球已有六十個國家出現病例,今次新冠肺炎的情況與此前兩次疫症相似。

部分國家人口稀 減風險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受訪時表示,確診數字未必能準確反映實況,目前錄得單位數確診病例的非洲地區,大多是人口密度較低,當地可能較少城市群集,部落或村落之間距離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少,變相亦減少人傳人風險。

梁又認為非洲疫情輕微的其中一個關鍵,是其與國際間的往來不頻繁,「尤其是中國爆發第一波感染時,若非洲當時與中國往來密度不高,在當地無引起繼發性的爆發,自然就不會有社區擴散風險」,當地炎熱天氣也可能減慢病毒的擴散。惟他指疫情已全球大流行,「不會有一個地方是樂土」,正如歐美遲中國兩個月才爆疫。

復活節將至,梁指港府應效法澳洲,將強制家居檢疫措施擴展至所有入境人士,減低港人外遊意欲:「不要以為不去疫情地區就無事,航班上都是高危感染地方」。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