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中國新一波危機迫在眉睫。三千六百億隻沙漠蝗蟲蹂躪東非、西亞及南亞,現時集結在巴基斯坦。外界憂慮一旦「蝗蟲大軍」殺入中國,影響糧食供應令疫情惡化,惟官方指大規模爆發蝗災的風險很低。
沙漠蝗蟲上月從蘇丹及厄立特里亞飛越紅海,本月抵達也門、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後在南亞快速擴散,肯尼亞、索馬里、烏干達、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十多國出現蝗災。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警告東非情況極度危急,肯尼亞出現七十年最嚴重蝗災,逾一百萬畝土地受影響;印度有五百五十五萬畝農田受害,損失約十一億港元。
國家農業農村部昨天表示,中國史料中未有記載沙漠蝗蟲引發的災害,而中國史上發生的飛蝗與沙漠蝗蟲有相似的遷飛習性,但兩者屬於不同的生物品種。此外,專家推測沙漠蝗蟲只分布在雲南與西藏的聶拉木。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邊境,與尼泊爾和緬甸沙漠蝗蟲災害發生區毗鄰,但估計只有小量蝗蟲或隨季候風飛入中國境內。
沙漠蝗蟲每天可隨氣流飛行達二百公里,並飛到海拔二千米左右高度,但中國接壤印度、巴基斯坦的高海拔寒冷地區,即昆侖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會令蝗蟲望而卻步,雨林的複雜環境亦阻止牠們接近。若印度無法控制蝗災,可能波及東南亞國家。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植保植檢處表示,近年不斷提升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且防蝗藥物以及機械儲備充足,認為大面積地爆發蝗災的風險很低。當局下一步將會密切追蹤境外的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內外蝗蟲防控的應對準備。
沙漠蝗蟲是最兇猛的蝗蟲品種,也是地球數一數二極具破壞力的害蟲,每隻長約六至七厘米、體重約兩克,可存活三至六個月;雌性蝗蟲每年可產三百顆卵,每年繁殖二至五代蝗蟲。八千萬隻成年蝗蟲的蝗群,每天吃掉三萬五千人的食物消耗量。
由於去年秋天是東非有紀錄以來的潮濕季節,為沙漠蝗蟲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報道指,假如到今年六月時這股蝗災仍未受控,蝗群數量有可能比現時再增加五百倍。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