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區風高浪急 中日韓峰會弈棋

印度太平洋區進入多事之秋,東有中美關係及朝鮮半島局勢的惡化,西有毗鄰的波斯灣軍事衝突危機升級。凡此種種,皆影響區內各國的安全格局以及經濟狀況,從而為成都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定立了戰略博弈的框架。

在峰會前夕,印太區主要國家展開了頻密的外交互動。最值得關注的,首先是北韓有重啟核武計劃的迹象。中、俄兩國則罕有地在聯合國聯手提出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方案,要求撤銷部分對北韓制裁。有關方案隨即被美國否決,這同時也就預示着美朝談判前景暗淡。

平壤當局本月在西海衞星發射基地,接連實施了兩次「關鍵性測試」,以加強其戰略核威懾能力。北韓官媒於本月十四日公布第二次測試消息,同一天印度外交部宣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臨時延後了原定於十五日展開的印度之行。安倍改變行程的官方理由,是因為舉行首腦峰會的印度東北部地區爆發騷亂,因此兩國同意將會議延至明年。這個理由顯然很牽強,日印兩國均非常重視今次峰會,按照安倍原先的設想,他先行訪印達成聯手制華的戰略勢態,然後再挾此成果現身中日韓峰會,是再理想不過;從印度政府角度而言,亦斷不會因為一場騷亂而怠慢國賓。

北韓伊朗左右局勢

換言之,東亞事態的緊急,已迫使安倍要暫時放下日印峰會。巧的是,美國北韓特別政策代表比甘,此際亦緊急啟動了韓、日之行,討論朝核局勢發展,顯然是要趕在中日韓峰會前,統一日韓兩國的思想。他最後還增加了訪問北京的環節,而在他赴華前一日,安倍的近臣、新任防衞相河野太郎亦已先行於上周三亮相北京。

在峰會之前,安倍的忙碌還不止於此,在他的籌劃及華府認可下,伊朗總統魯哈尼於二十日訪問東京。安倍由是成為伊朗核問題之下,華府與德黑蘭的中間人。相對於安倍的勞心勞力,南韓總統文在寅無論是在半島局勢、美日韓軍事同盟等問題上,卻表現出異常的沉默。他的表態,也因此成為中日韓峰會期間最大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