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話不投機,原擬慶祝北約成立七十周年的倫敦峰會不歡而散,特朗普取消會後的個人記者會,氣沖沖打道回府。美法今次交惡的根本原因,是特朗普政府正在單方面改寫北約的安全同盟性質,陷歐洲安全於危局,以致逼虎跳牆,引來馬克龍的憤怒回擊。
圍繞着美歐對北約問題的種種矛盾,首先要理解一個關鍵名詞,就是北約最重要的「第五條款」。此一條款規定北約成員國需承擔集體防衞,即任何一個盟國遭受攻擊,皆被視為所有成員國遇襲。自美國遭受九一一恐襲後,北約的歐洲夥伴便參與了美國在中東的連年反恐戰爭,不僅因此承受沉重的戰爭開支和軍人傷亡,而且每逢中東、北非國家在戰爭中崩潰,歐洲便首先要承受難民潮衝擊。難民潮同時加劇了歐洲的內部矛盾,令歐盟陷於分裂。
那麼近期有哪些事件特別引起馬克龍不安呢?首先,特朗普突然下令美軍撤出敍利亞北部,放手讓土耳其揮軍南進清剿庫爾德武裝,並填補了美軍撤離後的權力真空。雖然美國和土耳其都是北約成員國,但歐洲卻被蒙在鼓裏。其次,美國從敍北撤軍後,隨即加緊向伊朗施壓,令波斯灣再次響起戰爭警號。以歐洲的地緣視界而言,土耳其的南進牽動近東權力平衡,美伊劍拔弩張影響中東的政治穩定和能源運輸安全。美土兩國繞過北約作出連串戰略調整,他們的北約盟國插不上半句話,但根據「第五條款」,卻隨時可能因局勢失控而被迫出兵協防。
北約成立的目的本來只有一個,就是防範來自歐洲東部華約的威脅。冷戰結束華約瓦解後,北約乘勢東擴,目的仍舊是箝制俄羅斯。換言之,北約在歐洲各國眼中,從來都是一個以歐洲安全為本位的軍事同盟。如果它過多捲入近東、中東的衝突,便可能削弱其防範俄羅斯的根本使命。
更何況,特朗普的全球戰略洗牌還劍指了遠東。隨着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白宮正以國家安全等理由,迫使其歐洲盟友共同杯葛華為5G網絡等中國產品。一旦中美全面脫鈎,北約是否需要以冷戰姿態與中國為敵?恐怕歐洲各國並不願意捲入這麼多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