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日的中美貿易談判周五(15日)在北京結束,雙方在中國經濟結構改革議題上僵持不下,未有簽署諒解備忘錄。美媒指中方再作讓步,提出增購美國半導體至二千億美元(約一萬五千六百億港元),並增購液化天然氣、原油及大豆,以及改變汽車和工業市場的補貼政策,換取美方延長原定下月一日屆滿的停火期限。國家主席習近平其後接見美方代表團,談判下周在華盛頓繼續。
談判早上在釣魚台國賓館展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代表團,與美國財政部長姆紐欽、貿易代表萊蒂澤等人合照留念。談判於下午二時左右結束,美方代表團離開釣魚台國賓館,返回下榻酒店。
官媒指雙方對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貿易平衡、實施機制等議題交流,並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以及磋商雙邊經貿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官媒更指周四的會談氣氛良好,會場內不時傳出笑聲,據悉雙方團隊還通宵達旦磋商。姆紐欽於社交媒體稱,他及萊蒂澤與劉鶴舉行有成效的會談。
不過,知情人士指雙方在關於美方要求中方履行結構改革,遏止強制技術轉移及保護知識產權問題陷入僵局。中方承諾令其工業補貼計劃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結束扭曲市場的政策,但沒有透露具體措施。美方對此有保留,部分原因是無法得悉中國政府如何補貼工業和國企,並認為任何改革承諾在執行上都會有困難。
姆紐欽及萊蒂澤等人於下午四時離開酒店,在人民大會堂與習近平會面。習近平指談判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期望下周的華盛頓談判能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他又指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故合作是最好的選擇;中方願意以合作解決貿易摩擦,推動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但他同時強調,這種合作是有原則。
萊蒂澤向習近平指過去兩日談判進展良好,並在部分議題取得進展,但仍有非常困難的議題處理。
白宮其後發表聲明,指雙方代表團仔細及深入討論,但承認仍有大量工作須在下月一日前處理。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美原本希望在周五達成諒解備忘錄,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的會面鋪路,但雙方未有簽署諒解備忘錄。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