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費高昂 歐洲青年看不到明天

【駐英國記者章怡、駐法國記者呂靜儀報道】法國黃背心示威短時間內蔓延歐洲多國,雖然導火線是馬克龍加燃油稅,但內裏蘊含的民怨卻源於金融海嘯後,夾心階層持續生活困難的怒火。尤其是新一代歐洲青年,享受不到戰後的經濟增長,成長於就業艱難的經濟低迷期,租金與生活費卻仍然高昂。

居住法國尼姆市的廿三歲羅菈,邊求學邊實習,雖然預期未來進入穩定的救護行業,但眼前交房租和買菜開飯已足以令她煩惱,住屋稅及入息稅每年逾五千港元,自言入不敷支。廿七歲的瑪欣擔任政府行政秘書,處境較好,但她坦言無望在巴黎置業,又說:「我每年交稅數額相當於一個月的薪金。」

巴黎一房單位租金開價可達一萬港元,逾千人居於閣樓「法式劏房」,最細的只有九平方米大,但租客已經心滿意足,至少不用瞓街。二十八歲女子琳達是家居助理,每月收入約九千八百港元,近半須用作支付蝸居的租金,目前仍等候公屋申請回覆。

工作機會未符社會發展

而在英國,廿二歲廚工巴特,擔憂脫歐後會失業。他薪酬不高,每月租屋花費約四千港元。巴特認為青年發展滯後,除了是政策支持度不足外,工作機會或工種類型未能符合社會發展。

十八歲的沙利在大學修讀經濟,由於在單親家庭長大,還有一名讀中學的弟弟,空餘時間在餐廳兼職。她希望未來在金融服務行業工作,但償還大學貸款仍是面前的一座大山。她說:「這需要政府或經濟環境配合。如果畢業後我失業,或者找不到專業工作,這不但是我的遺憾,也是社會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