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長假景區減價陽奉陰違

內地景區門票價格過高,是多年來公眾關注熱點,國家發改委於「十一」假期前,切實降低一批重點國有景區偏高的門票價格。惟有內地官媒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景區降幅僅是「象徵式」,另有個別景區更疑「陽奉陰違」,通過各種手段令票價明降實不降。

截至上月廿九日,全國已有三百一十四個景區降價或擬降價,其中免費開放景區三十個,降價幅度達三成以上的有廿九個,個別景區降幅甚至達八成,金額超過一百元(人民幣‧下同),例如新疆喀納斯、禾木和白哈巴旺季門票從二百九十五元(約三百四十港元)降至一百九十五元(約二百二十五港元)。

不過記者發現,部分景區票價明降實未降。其中北京兩處國家4A級景區紅螺寺和青龍峽表示,今年八月一日起門票價格由七十元降至五十四元(約六十二港元),降價幅度達兩成三。惟記者調查發現,兩個景區實際從未執行七十元的門票。紅螺寺景區工作人員稱,景區票價多年來維持在五十四元,原本擬定今年上調,但還沒執行便接到降價通知。

門票不再包車船費用

另外,江蘇無錫太湖的5A級景區黿頭渚風景區,早前宣布自本月十日起將門票價格由原來的一百零五元降至九十元(約一百零五港元)。但有遊客反映,黿頭渚風景區門票價格調整之後,原本包含在門票中的景區車票和船票,竟改為分開收費,變相沒有減價。景區工作人員受訪時辯稱,分開銷售主要是為了改變綑綁銷售模式,給遊客更多選擇。

據發改委本月初召開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會要求,各地區不得避重就輕、流於形式、敷衍搪塞;不得明降暗升,在降低門票價格的同時,提高景區內交通運輸等其他遊覽服務價格,變相增加遊客負擔。相關專家表示,對有令不行、進展遲緩的地區,主管部門要督促落實。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