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華府宣布重新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的時候,北韓外相李勇浩訪德黑蘭,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晤,期間魯哈尼發出「溫馨提示」,強調美國近年的行為向世界表明,她是一個不可靠的國家。
事實上,伊朗的經驗足以作為北韓的鑑戒。伊朗當局切實遵守核協議,結果是被美國單方面撕毀合同,並且號召全球各國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伊朗的經驗教訓是,放棄發展核武,只會被美國予取予求。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套路」顯而易見,先是對對手施以恫嚇,為談判增加籌碼,然後再與對手坐下來談判。正因為看清這一點,平壤當局在棄核問題上,一直不肯公布具體路線圖、時間表。特朗普好話說盡,一方面許以經濟繁榮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仍堅持實施「最大壓力」制裁,站在金正恩的角度,也只能「虛來虛去」。
特朗普放話說願意跟伊朗無條件談判,德黑蘭方面態度冷淡,魯哈尼強調美國必須「先放下刀子」,暗示伊朗不會在經濟制裁的威脅下簽訂「城下之盟」。伊朗強硬以對,固然是出於對華府深刻的不信任感,國內的政治形勢也讓當政者很難有轉圜空間。
現任總統魯哈尼屬於溫和派,致力主張與美國以及國際社會簽署核協議,某程度上是一場政治賭博,如今事實證明,「溫和路線」只會令國家陷入困境,在美國的持續針對下,伊朗貨幣已出現大幅貶值,民眾怨聲載道,示威浪潮遍及德黑蘭等大城市,目前國內「鴿派」面對來自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為首的鷹派巨大壓力,有「反美硬漢」之稱的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最近政治行情看漲,就是明顯的信號。魯哈尼為了自保,也只能擺出敢於跟美國對着幹的架勢。
當然,更重要的是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退出伊朗核協議,包括歐盟國際社會眾口一詞指摘美國單邊蠻幹,與之前北韓多次進行核試不同,伊朗今次相對而言站在道德高地,如現在服軟跟美國坐下來談判,等於宣布之前的核協議無效,伊朗自己「投降」,其他國家也就失去支持的基礎。再說,伊朗油氣資源豐富,抗壓力也非北韓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