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響警鐘 忽然驚醒強國夢

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發出長達七年的零部件出口禁令,凸顯中國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回望改革開放正好四十周年,中國在關鍵技術上卻依然被掐脖子,殘酷的現實,或可驚醒近期沉醉在強國夢中而亢奮不已的國人。

中國雖大,卻輸給了小小的晶片。中國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主流產品仍集中在中低端。中國產品佔領世界市場,但基本都是佔領中低端市場。數據顯示,前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二千三百億美元,花費幾乎是原油進口的兩倍。中興事件無疑對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

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早有先見之明,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只可惜從官方到民間並無領會,而在官媒輿論的渲染下,近年舉國上下幾乎都沉浸在大國崛起的幻象之中。

攻關精神 蕩然無存

最典型的是,官媒最近製作的《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總結了中國五年成就與輝煌,在內地也掀起了一陣熱潮,更導致一些人不切實際的自我膨脹,不理性,不尊重現實,成天到晚的幻想超過美國,結果美國只是針對一家中企技術「斷奶」,始發覺中美差距甚巨。據稱,該片目前已下架,背後原因也許「你懂得」。

不可否認,中國確實在過去五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不是靠房地產和互聯網。面對美國制裁,難道能用磚塊水泥、電商網店、網絡遊戲去迎戰?當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在內地被吹噓為「新四大發明」之際,卻掩飾不住在中興封殺令前所暴露無遺的「強國無強晶」尷尬。

其實,與古代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四大發明相比,所謂的「新四大發明」,沒有一個是中國人真正發明的,只是藉着別人的技術在中國的市場做大了而已,而同時做大的還有中國人的浮躁之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全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並引發一些社會不公現象,權貴一夜暴富,平民半輩仍窮,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合理,導致投機心態愈來愈嚴重。

今天的中國,在本該鑽研尖端科技的時刻,全社會似乎人人都在追逐便利,罕見有人投資研發尖端科技。各地基礎建設大躍進,卻不見科研邁小步。更由於官方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令企業無心開發技術,因為投入研發不如山寨,不如乾脆挖技術團隊。當年打破西方封鎖,造出「兩彈一星」的攻關精神,早已蕩然無存。

但願今次中興危機能夠成為清醒劑,讓國人意識到中國仍需繼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或也不失為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