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口惠實不至 非洲轉投華懷抱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展開非洲五國訪問,為總統特朗普此前「非洲國家是糞坑」的狂言補鑊的意味甚濃。儘管非洲聯盟主席法基表示「一切已成過去」,然而當蒂勒森向非洲國家提出「忠告」,不要在接受中國的資金時「喪失主權」,卻遭到法基當場反駁,幾乎下不了台。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整件事發生的場景,正是在位於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由中國出資援建的非盟總部。當時法基強調,非洲國家都很成熟,懂得以自己的意願衡量和任何國家的合作。

儘管蒂勒森表示重視美非關係,實際上卻是口惠實不至。以埃塞俄比亞為例,近年美國投入的資金僅五億多美元,比起中國一百五十億美元差一大截。中國除了援建非盟總部,還協助埃國興建全東非第一條輕軌鐵路,連接亞的斯亞貝巴與吉布提。

華不干涉別國內政 更受歡迎

中國近年在非洲經營得有聲有色,除了因為中美兩國投入的資金此長彼消,亦因為兩國援助的心態不同。眾所周知,美國經常對受助國的人權和政治制度提出條件;反觀中國,一向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自然更受「用家」歡迎。如今美國不肯出錢,還要盛氣凌人,頤指氣使,難免惹人反感。當然,華府也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最近表示正調整政策,從對非洲國家提供援助,轉為與它們進行商業接觸。問題是,以特朗普的標準,有順差才叫「做生意」,否則即為「被詐騙」,非洲國家能有多少錢購買美國貨?

美國在非洲的困境,同樣反映在其傳統後院拉丁美洲,蒂勒森去年到拉美多國訪問,任務之一就是為中國影響力上升進行「撲火」,跟今次行程性質如出一轍。在特朗普重商主義的哲學下,對外援助是「花錢部門」,軍事工業卻是為國家帶來收益,這就難怪在最新一份預算報告中,負責對外非軍事援助的國際開發署,預算被狠狠砍掉三分之一,而軍費卻獲空前增加。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美國佬妄想一毛不拔而令各國「風從」,結果只會將「軟實力」拱手相讓,怨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