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司法部公開起訴書內容後,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的來龍去脈亦曝光。幕後黑手的俄國網絡調查公司「互聯網研究機構」,早於大選前兩年精心部署,先派人前往美國實地收集情報,並於大選年不只做「鍵盤戰士」,在美國發起多場針對性的集會。該機構分工仔細,數百名員工各司其職,行動過程好比冷戰時期的間諜戰。
二○一四年六月,互聯網研究機構女員工克里洛娃(Aleksandra Krylova)及博加喬娃(Anna Bogacheva)取得簽證入境美國,並於三周內走訪九個州,收集用來評估社交網上政治目標的情報,二人事前更準備逃亡。另一名女員工於同年十一月抵美,以盜取的美國人身份設立數百個電郵、網上付款及銀行帳戶。
其他員工分成日更及夜更,在社交網開設大量帳戶,並分工負責圖像及數據分析。為假扮「同一陣線」的美國人,他們租用設在美國的伺服器。一名真正的美國政界活躍分子上當,建議對方集中在選情激烈的「紫色州份」。至大選年,該機構舉辦及協調特朗普造勢大會,並三度聯絡特朗普的佛州團隊成員。
根據內部文件,一名員工被指沒有全力「發功」,批評希拉妮的貼文數量不足。該機構亦向兩名美國人付款,要求他們造一個籠及假扮穿上囚衣的希拉妮,於大選前三周在社交網發文,聲稱仇恨特朗普即代表強迫黑人投希拉妮一票。特朗普當選後,互聯網研究機構繼續分化社會,煽動民眾上街支持及反對特朗普做總統。
隨着社交網公司發現行動後,互聯網研究機構隨即銷毀證據。一名女員工於去年九月向親友發電郵:「我們的工作出現危機,聯邦調查局(FBI)發現我們的行動。」該機構每月開支逾一百二十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