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崛起不可擋 學習中國成潮流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雖然曲終人散,但中國科技實力的崛起卻持續引發各方關注,即使是頭號強國的美國也感受到中國科技發展的壓力。中國開始從跟隨性創新向自主性創新發展,科技成果的井噴有助大國崛起。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是中國最高規格的科技表彰大會,由國家主席親自頒發,當中的一些成果具有原創性、全局性、突破性特點,可媲美諾貝爾獎。正因為此,每次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之後,那些科技成果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尤其是西方媒體及科技界從原來的不屑一顧,開始轉變為認真對待,有的甚至高呼「狼來了」。

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日前就中國科技發展召開聽證會,一個分析小組稱,中國將在太空、網絡、人工智能和其他具有廣泛國家安全應用的關鍵技術方面挑戰美國霸主地位,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與美國幾乎並駕齊驅,而在網絡技術方面,中國也與美國不相伯仲。雖然這個小組的說法有些誇張,但多少折射出美國開始警惕中國科技發展。

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無獨有偶,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校長伯內特日前發文,感嘆一個新的學術帝國正在以西方世界無法阻擋的速度崛起。他稱,「從新一代交通到科技,中國不能製造的東西愈來愈少,這足以讓我們感到震顫;並且,中國還有一個目標: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國家的留學目的地」。伯內特還特意強調:「任何持有過時觀念、認為中國學術水平低下的人都還未注意到,中國即將在科研領域超越美國……不僅如此,中國的科技基礎設施也將媲美甚至超過西方;中國對新興技術高瞻遠矚的投資令人震驚。」他呼籲西方國家與中國進行科技合作,共享中國科技崛起的紅利。

伯內特的觀點代表了西方國家中一些清醒人士的想法,這表明西方精英階層已逐步改變了中國落後的觀感,開始接受中國崛起這一事實。事實上,不僅發達國家如此,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觀點也開始改變。馬來西亞六十多所華文獨立中學最近收到一封信,列出台灣升學的七大弊端,呼籲家長別讓自己的小孩到台灣讀書,更建議他們到中國大陸留學。該信強調,台灣各大學素質下滑已是公開的事實,馬來西亞學生到台灣學英文不會強;使用繁體字無法與中國大陸、亞洲簡體的華文市場接軌;台灣與已強勢崛起的中國大陸的關係持續邊緣化;台灣的人脈、資源相對於中國大陸,乃處於劣勢。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中國國運當紅、崛起已成大勢的背景下,其他國家、團體和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如何納入中國元素,將成為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