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阻洗錢 跨洋過海追稅款

國家稅務總局等六個部門日前宣布,從今年七月一日起,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將對存款帳戶、託管帳戶、投資機構的股權權益或債權權益,以及具有現金價值的保險合同或年金合同開展盡職調查。中國稅務機關將定期與全球上百個國家(地區)的稅務機關相互交換稅收居民帳戶訊息。

這項新政的核心內容,就是中國將對個人和企業金融帳戶進行一次徹底的篩查;不論金額大小,個人和企業的境外金融帳戶訊息將被中國相關部門清楚掌握,想在境外逃稅、避稅或隱藏資產,從此就沒那麼容易了。其實,對絕大多數中國居民而言,這項新政是無所謂的,但對一些拿了海外身份,在中國斂財,財富卻大量轉移到境外的富人和貪官,其影響卻不可小視,他們的金融財富將置於中國稅務機關的全球監控之中。

中國政府對資本外流非常頭痛,根據國際反洗黑錢智庫全球金融誠信組織的研究報告,在二○○○年至二○一一年間,共有約三萬七千五百億美元的非法現金流流出中國,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貪腐收入。而每年在中國大陸、香港、英屬維京群島之間通過轉手套利和貿易作假渠道流動的非法現金流高達一萬億美元。

完善制度 亡羊補牢

為了遏止洗錢和逃稅,中國近年來大力完善金融監控體系,積極參與《金融帳戶涉稅訊息自動交換之多邊政府間協議》,開始在全球布下天羅地網,同時努力與澳洲、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進行經濟犯罪遣返談判,並以開放金融市場為誘餌,讓瑞士銀行等向中國政府開放相關儲戶訊息,逐漸取得一定成效。

而即將生效的稅收訊息交換更是一個撒手鐧。中國稅法和美國一樣,是屬人兼屬地的原則,只要你是中國護照持有者,或是住在中國的外國人,那麼你的全球收入都依法必須給中國納稅!過去,中國囿於國力不夠強大,無法像美國政府那樣,強迫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必須讓每一個開戶的客戶聲明自己是不是美國納稅人,所以追不到富豪們在海外的收入。但稅務訊息交換生效之後,凡持中國公民身份及懷疑是中國稅務居民的,都定義為須向中國稅務總局自動申請的人群。

不過,這個稅務訊息交換仍有一定的漏洞,即非金融資產不用交換訊息,這也是中國富人近來瘋狂湧往海外購買房地產的原因,而香港的房地產更被內地富人哄搶,令樓價不斷攀升,導致港府持續「加辣」。另外,珠寶玉石及貴金屬價格也不斷上揚,背後就是這些富人隱藏財富的強烈需求所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國政府要想跨洋過海追稅金,還是要繼續完善制度,亡羊補牢,將追逃之網編得更嚴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