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逢特必反 市場效益節節高

美國主流媒體眾口一詞反特朗普,已到了逢特必反地步,特朗普亦毫不示弱,口誅筆伐。這輪口水戰,使得美國媒體銷售量節節攀升,迎來媒體第二春。

自特朗普宣布參選總統後,美國主流媒體就沒有給他好臉色,到了特朗普當選,主流媒體更是炮聲隆隆,上綱上線,甚至雞蛋裏挑骨頭。在這些媒體的筆下,只要是特朗普推出的政策,一定是與民為敵的;只要是特朗普重用的親信,必然是偏執的;而特朗普的商業政策,肯定是有利於他自己家族的。

主流媒體各種真真假假的政治新聞狂轟濫炸,令特朗普大發雷霆,指斥這些媒體「造假」、「偏見」,是「人民的敵人」;而這些刺激性的字眼,又激起主流媒體新一輪的攻擊。特朗普與媒體陷入惡性循環怪圈,雙方都像急紅眼的公牛,都想把對方徹底打敗。

美傳媒罕見為中國發聲

值得注意的是,這番爭鬥反而讓其他國家獲利。比如特朗普拿「一個中國」原則做文章,結果中國未作出反應,美國主流媒體及專家學者已一擁而上攻擊特朗普「壞了規矩」,損害美國核心利益。以往美國媒體都是對中國說三道四,指桑罵槐,如今因為逢特必反,卻成為中國的「戰友」,令人目不暇給。

在這輪口水仗中,主流媒體也受益不少。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國民眾對媒體的信任與關注程度處於歷史低點。但大選之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訂閱量出現激增,去年第四季度訂閱人數超過二○一三年和一四年訂閱人數的總和。《華盛頓郵報》的訂閱用戶去年增長了七成五,數碼新聞發行的收入翻了一倍多;今年一月,該報數碼新聞訂閱用戶比去年十一月增長了三成,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特朗普與媒體的惡戰進一步撕裂美國,民眾完全活在不同的訊息環境中,彼此之間喪失了對話的基礎,這不僅打擊美國政府的威信,也削弱作為「第四權力」的媒體對政府的監督質量。媒體監督是美國民主制度運轉的基石之一,但現在這種謾罵式的批判使媒體走向了另一面,美式民主正被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