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方嫌利潤低不願生產 兒科缺藥 每年10萬童枉死

內地醫療體制對兒科醫療資源支援不足,藥企亦因利潤低而不願生產兒童藥物,導致兒科醫療亂象頻頻。官方研究所最新發布白皮書,披露內地醫護界將「成人藥減量當兒童藥」等的用藥不當惡果,估算每年約有三萬兒童因此而中毒致聾。另有專家更估算,每年高達十萬名可預防、有藥醫的病童因缺藥而「枉死」。

內地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白皮書顯示, 國內兒童藥出現「成人化」現象,不少兒童藥都是在成人劑型的基礎上減輕分量,醫生處方兒童藥時,經常出現如「半片」、「四分之一片」等字樣,甚至市面上有成藥的包裝說明書,沒有標明兒童劑量,只標有「酌情酌量使用」,或「根據醫生指導用藥」等模糊標示,為兒童用藥安全埋下隱憂。

用藥不當致三萬童失聰

因不合理用藥、抑或用藥錯誤讓孩童出現不良反應,白皮書指內地兒童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兩倍,新生兒更達四倍。因用藥不當,中國每年約有三萬兒童失聰,亦有不少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

白皮書指出,兒童專屬藥品嚴重不足,現時逾三千五百種藥品中,專門給兒童使用的僅得六十多種,全國亦缺廿萬名兒科醫生。有專家指因兒科「缺醫少藥」,內地每年五至十四歲的小孩死於可預防和可治療疾病人數或達十萬。

受害童現身籲社會關注

儘管兒童用藥稀缺,但國內專門生產兒童藥的企業卻寥寥無幾。調查顯示全國六千多間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僅逾十家。不少廠商認為兒童用藥生產工序相對複雜、新藥研發周期長、利潤低,臨床研究過程中沒有家長願意讓孩子進行實驗,削弱廠商積極性。有見及此,內地近日推出公益廣告,安排多名用藥不當中毒致聾的受害兒童現身,圖以血淚喚起社會關注。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