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東方巴拿馬運河」的泰國大運河已悄然啟動。據日本媒體稱,該項目計劃在泰國南部的馬來半島挖掘全長超過一百公里的大運河,使船隻毋須通過馬六甲海峽便可從印度洋進入南海及太平洋。一旦這個運河建成,將徹底改變東南亞以及南海格局,被美國控制的馬六甲海峽將被邊緣化,新加坡的戰略地位也急劇下降。
報道說,「泰國─中國產業促進協會」月前公布了名為「泰國運河計劃」的計劃書。包括周邊設施在內,建設費為五百億美元,相應的辦公地點已經建立。中國政府和企業組成代表團自三月起已三次訪問當地,並通過衞星定位系統實施實地調查。
關於中泰運河建設傳聞已久,去年就有消息稱在克拉地峽開挖,但現在看來,運河還處於選址階段。中泰運河的建設之所以進展緩慢,除了工程龐大的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國際阻力巨大,尤其是美國與新加坡兩國極力反對。
長期以來,中國能源高達八成經馬六甲海峽運輸,而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海空基地,根據美星協議,新加坡機場的一半歸美國空軍單獨使用,美軍艦艇可以毋須事前告知停泊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目前美國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瀕海戰鬥艦、第五代戰鬥機F35。一旦中國與周邊發生衝突,美國只要封鎖馬六甲海峽,就可以截斷中國的能源與商品進出口的大動脈。
新加坡的經濟高度依賴馬六甲海峽,而目前通過馬六甲海峽的商船,有一半以上是開往中國的。按理,中國是新加坡的衣食父母,應該受到善待,但新加坡的安保與外交政策卻圍着美國轉,在南海仲裁前後,新加坡充當美國在東盟的先鋒,跳出來對華進行各種指摘與刁難,其表現令中國非常不滿。
和平時期,馬六甲海峽風平浪靜,但在戰爭等非常狀態下,其對中國就意味着兇險,尤其是扼守馬六甲的三個國家,其中有兩個是南海聲索國。在此情況下,中方加快推進中泰運河建設,就是要打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生命線,擺脫美星在馬六甲海峽的控制。中泰運河開通後,船隻進入太平洋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航程至少縮短約一千二百公里,中國乃至全球貿易都將受益。
作為海上霸權國家,美國之所以長盛不衰,主要是掌控了各大咽喉要道,除了馬六甲,巴拿馬運河、蘇彝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等直接或間接地掌握在美國手中。中國要想大國崛起,就得避開美國控制,另起爐灶,擇地建運河便成為當然選擇,而且以中國目前的國力財力,完全可以承擔運河的建設,改變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