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燈火通明,光污染嚴重,導致全球逾三分一人口(逾二十四億人),無法在住地一賞燦爛星空。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等機構的天文科學家用了逾六年時間,完成一幅全球光污染地圖。結果發現地少人多的新加坡光害最嚴重;而香港、北京及歐美等地大城市亦上榜。研究員指出,現代人與天空之間的橋樑已斷裂,星空成了「自然遺產」。
NOAA和意大利光污染科技研究所等機構的多名科學家,上周五公布全球光污染地圖。
他們通過研究極地軌道衞星提供的微光圖像,並與數千次地面觀察作調校,「繪製」出一個涵蓋全球的光污染地圖。該地圖標示了全球各地的人造光程度,愈深色便代表光害愈嚴重,其中以新加坡最甚,僅次為科威特及卡塔爾;而最「潔淨」夜空,則為非洲的乍得、中非共和國和馬達加斯加等地。
研究發現,多達八成北美洲與六成歐洲的人口無法一賞夜空星河,其中巴黎民眾若想享受不受光污染的環境,最近亦要到遠在九百公里外的蘇格蘭及西班牙中部等地。而香港、北京等中國沿岸城市,與美洲東岸地區,亦與壯闊夜空緣慳一面。加拿大及澳洲則是先進國家中,光害較輕的國家。
主導今次研究的天文學家法爾基(Fabio Falchi)表示:「我希望這幅地圖能夠讓公眾了解光污染問題。」他續指,星空過去與人類文明有密切關連,在文學創作、宗教、哲學及科學等範疇都留有痕迹,如今卻迎來第一代無法一觀星空全貌的人類。
研究人員認為,失去了人與天空之間的聯繫,並非僅僅是天文學家的損失,更是全人類的巨大損失,形容星空已成了現代社會的「自然遺產」。
光污染並不單會導致人類無法觀賞星空,更會對生態構成負面影響。人造光會令野生生物如昆蟲、雀鳥及海洋生物感到混亂,擾亂牠們的自然作息,導致致命後果。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