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名校常州外國語學校(簡稱常外)自去年搬入新校址,大批學生疑因鄰近「毒地(受化工污染的地皮)」修復工程的化學廢料擴散污染引發不適,學校一度於今年一月起停課,惟家長控訴仍未獲正視。內地傳媒最新披露,校內多達四百九十三名學生「出事」,個別罹患淋巴癌、血癌,而毒地驗出致癌物、有害物竟最高超標逾九萬倍。
內地官媒昨播出題為「不該建的學校」的報道,披露常外去年九月遷入新址至今,四百九十三名學生分別出現皮膚炎、濕疹、支氣管炎、白血球減少等異常症狀,個別學生更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俗稱血癌)等危疾。
報道指出,學校一百米內為三間化工農藥廠原址的毒地,惟當局為將毒地地皮改作商業用途,早前進行毒地修復工程。不過,內地雖規定毒地與學校距離至少有三百米,附近亦不應有居住區。惟常外選址卻明顯違規,只隔不足一百米。家長多番維權,均要求追究官方責任。
據環境影響報告顯示,毒地地皮的三廠原址,地下水出現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污染物,最嚴重樣本中,氯苯超標逾九萬四千倍,土壤氯苯亦超標七萬八千倍,汞、鉛、鎘等重金屬亦嚴重超標。
面對鐵一般的事實,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紀忠回應時,堅稱二○一二年的環評報告顯示新校址地皮土壤達標,適合建校。惟報道即引述北京大學教授劉陽生「打臉」,直斥官方環評報告只檢查了地下水的酸鹼值、鉻及鎳含量,全無檢驗農藥劇毒化學物質含量,亦無建議新校舍應於毒地修復完畢後才建造。
值得注意的是,環評報告一二年三月才獲批復,但新校早於七個月前已奠基施工,修復工程前年曾因家長反對而停工,但最終政府仍堅持強推。由於施工時所用的地下水水源受嚴重污染,導致學校課室、宿舍、圖書館等多處,出現丙硐、苯、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毒化學品含量超標。學生去年九月入學時,毒地土壤仍在開挖修復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以揚塵向外擴散,學生避無可避。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