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組痛揭傷疤 團派再次遭狙擊

繼令計劃案後,團派再次遭到狙擊。中央巡視組踢爆,共青團中央「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仍然存在」、「用人制度規定不嚴」等問題。這意味着當局對團派的整肅進入新一輪。

團派曾是中共政壇最大的山頭。從胡錦濤開始,令計劃、李克強、李源潮、汪洋、胡春華、周強、陸昊等,大批團派中堅佔據中央到地方的核心崗位。隨着令計劃垮台,團派遭受重創,出現樹倒猢猻散的態勢。

尤其是團派第二梯隊接連受查,接班態勢被扭轉。比如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他出任團幹部時,曾被視作扎根基層的典型人物,但遭揭發索取、收受巨額賄賂。原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潘逸陽也當過廣東團省委書記,他三十四歲已官居正廳,意氣風發,曾是廣東政壇的未來之星,但為了升官,他給別人送錢,為了「友情」,他幫別人經營企業提供便利。

還有原河北省委組織部長梁濱,曾在山西團組織工作十六年,尤其擅長迎來送往,搞人際關係。在這方面,他在山西官場幾無對手,故能左右逢源。每當回太原時,大批團系幹部前來拜見,常常圍得水洩不通。由此可見,表面上團派骨幹們個個能說會道,形象好,氣質佳,實際上是「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的典型。

政治轉型 大勢所趨

在團派得勢的年代,大批團幹部得到提拔,共青團成為年輕幹部的超車道、快車道,很多權貴將自己的子女送進共青團系統,迅速佔位卡位,在短短幾年就成功從普通幹部擢升為處廳級官員,一舉實現彎道超車。在這種惡劣風氣影響下,共青團內部迅速腐敗,跑官賣官氾濫,而且各級團幹部極度短視,因為幹上幾年便可另攀高枝,前往含金量更高的崗位去卡位。結果,真正的青年工作無人想幹,也沒人能幹,共青團淪為青年官僚營私舞弊的私人會所,與億萬青年離心離德,根本起不到凝聚人心、團結青年的作用。

第五代通過反腐整風,將令計劃團派同夥繩之以法,對共青團的定位及改革也提上議事日程。《上海市群團改革試點方案》出台,針對共青團機關設置「倒金字塔」結構、機關大而基層弱等問題,着力打造「小機關、強基層、全覆蓋」的組織體系,使機關扁平化。簡單來說,改革旨在讓共青團到群眾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中共執政基礎,成為防止顏色革命的堡壘。

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拉攏中國民間的青年領袖與意見領袖,將他們塑造為反體制、爭民主的領軍人物,進而變為對華發動顏色革命的急先鋒。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第五代推動共青團進行政治轉型,可謂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