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國政局不穩 民主光環失色

突尼斯民間組織「國家四方對話平台」(NDQ)促成該國世俗回教兩大陣營講和,實現和平政權交接,去年獲頒贈諾貝爾和平獎。估不到,反高潮未幾就上演並持續至今,代表世俗派的執政黨「突尼斯呼喚」發生內訌,於茉莉花革命五周年前夕全面浮面。

明日為突尼斯獨裁統治者本‧阿里倒台五周年,突國茉莉花革命觸發阿拉伯之春,埃及和利比亞隨之變天,穆巴拉克和卡達菲步本‧阿里後塵倒台,迄今僅敍利亞阿薩德一族屹立不倒。

相比起埃、利、敍三國,突尼斯局勢相對平穩。埃及前軍頭西西罷免民選總統穆爾西後,在美國和海灣富國支援下迅速擺平亂局,後遺症是,親軍方與親穆爾西兩大族群嚴重撕裂,伊斯蘭國(IS)乘虛而入,埃及分支西奈省威脅與日俱增。

執政黨內訌 權力洗牌

卡達菲倒台後,利比亞陷入東西分裂,卡達菲故鄉蘇爾特成為IS滲入之落腳點。敍利亞民眾受茉莉花革命鼓舞,發起反政府示威,執政者鐵腕鎮壓觸發武裝起義,IS趁亂崛起佔據敍利亞大片土地「立國」,湧歐難民潮和巴黎連環恐襲均與敍國政治亂局有關。

有上述亂象對照,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結出果子更見難能可貴。突尼斯民主之路非坦途,世銀副行長格南在新著作中形容,欠缺民主傳統、法治觀念薄弱的國家,想建立行之有效的民主體制,藉此改善經濟和民眾生活,不可能一蹴而就。

「突尼斯呼喚」內訌,一派擁護現總統埃塞卜西之子,另一派以黨大老馬佐克為首,後者不滿埃塞卜西搞世襲捧兒子做黨魁,周一率二十八名國會議員退黨。原於國會佔八十六席的「突尼斯呼喚」,議席下跌至五十八席,現擁有六十九席的伊斯蘭復興運動,會否趁「突尼斯呼喚」內訌重奪政壇主導優勢?

「突尼斯呼喚」山頭林立,馬佐克揚言另建新黨,埃塞卜西父子威望受打擊,或陸續有黨員效法馬佐克自立門戶。世俗回教兩派強弱對調,更多明爭暗鬥恐在後頭,突國經濟在愈趨熾熱的政爭中委靡不振,獲諾獎加持之民主光環暗啞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