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威脅難除 法國坐困愁城

法國巴黎「黑色星期五」連環恐襲,為二戰後歐洲最嚴重恐襲事件,年初巴黎《查理周刊》辦公大樓遇襲,法國朝野猶有餘悸,再有大型恐襲降臨花都,不少人慨嘆「何必偏偏選中我們?」無論法國被恐怖主義分子針對是否別有內情,可以肯定的是,力圖穩定人心的法國總統奧朗德處境被動、路路不通。

此前,俄羅斯客機於埃及西奈半島墜毀,黎巴嫩貝魯特屬真主黨地盤的回教什葉派社區發生雙料炸彈襲擊,伊斯蘭國(IS)聲稱是其所為。有生還者聽到,於巴黎劇院亂槍掃射的兇徒,高喊要法國血債血償,報復該國在敍利亞發動空襲。有分析認為俄國和黎巴嫩真主黨俱因介入敍國內戰被IS盯上,故法國遇襲並非無迹可尋。問題是法方反阿薩德,與克宮和真主黨打對台,說上述三宗事件互為關連,予人穿鑿附會之感。

IS劊子手「聖戰約翰」被殲滅、IS在伊拉克和敍利亞連吃敗仗,理應成為土耳其G20峰會和奧地利敍利亞問題會議的焦點,巴黎會前遭受連環恐襲,IS很可能透過海外襲擊還以顏色,特別是巴黎將舉行聯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若大會因恐襲開不成,IS便可收到最大「宣傳」效果。不過說IS不甘在伊敍節節敗退突然將魔爪伸向海外,與巴黎連環恐襲經精密部署的推測不相符。

出兵恐陷戰爭泥淖

奧朗德政府刻下全力追緝可能仍在逃的兇徒及其同黨,加強首都和各大城市的保安,以防有第二波恐襲衝擊。然而,經《查理周刊》一役,法國國內保安水平已大幅提升,情報單位對危險人物的監控水平相信也達到空前,恐怖分子不動聲色在巴黎發動連環恐襲,殺保安當局一個措手不及,奧朗德在本土可以做的似乎不多。

奧朗德像小布殊政府於九一一恐襲後大動干戈,派地面部隊直搗對頭人的老巢,也怕於事無補。事實上,IS崛起拜伊敍兩地回教宗派衝突迭起所賜,此一禍根不除,奧朗德傾舉國之力派兵打擊IS,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可能像美國小布殊政府那樣陷入海外戰爭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