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於州郡 第五代發掘縣官

中央組織部計劃在全國範圍內表彰一批優秀縣委書記,此舉不僅能激勵基層官員士氣,也能為第五代選拔政治新星,是培養未來中共執政中堅甚至領袖人物的大手筆,意義非常深遠。

中共上次表彰優秀縣委書記是在二十年前。當時,中組部從二千八百多名縣(市、區)委書記中遴選出一百人,作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加以表彰,許多人之後脫穎而出,成為省部級官員,現任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便是當中的佼佼者。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郡縣治,天下安」的說法。小小一個郡縣面積上千平方公里,大的人口上百萬,小的幾十萬,政府機構要做到面面俱圓並不容易。因此,可以治理好一縣的能吏,往往也是治國幹才,習近平本身就是從縣委書記拾級而上,一步步走上國家主席之位,故他對縣委書記工作的艱辛有着切身體會。今年初,習近平便親自主持座談會,會見二百名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強調縣委是中共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庸官充斥 人才斷層

顯而易見,第五代在事隔二十年後再度表彰優秀縣委書記,主要是為了選拔人才,以蕩滌腐朽不堪的官場。這兩年多的反腐成果顯示,很多地方呈現塌方式陷落,四川、雲南、江西、山西等地,從省部級、地廳局到縣處級,大批官員被調查,尤其是山西更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

大量官員被調查,導致第五代無人可用,省部級隊伍出現斷層危機。加上胡溫主政期間,中共組織工作軟弱渙散,買官賣官橫行,大量庸官惡吏充斥,使第五代的宏圖大計缺少一批有膽有識、敢想敢幹的闖將能吏,很多改革措施被迫停留在紙面上。

為政之道,在於得人,用錯一個人,往往誤導一大片,用對一個人,則能帶動一個面,中共對此深有體會。以溫家寶為例,主政中國經濟時,政策忽冷忽熱,一時狂加油門,一時狂踩煞車,令人無所適從。事實上,溫家寶學地質出身,經濟非其所長,從政後最重要的歷練是在中央辦公廳,最擅長的是協調而非決策。最關鍵的是,溫家寶沒有當過縣委書記,也沒有做過省市一把手,缺乏地方行政經驗,使他很難摸清基層實情,甚至被地方官擺弄。同時,他本人耳根子軟,決策時聽風就是雨,今天婆說婆有理,明天公說公有理,甚至被既得利益集團綁架。結果,朝令夕改成為家常便飯,國家經濟有如一團亂麻。

第五代發掘優秀縣官,也是為了「海選」接班人。可以預見,受表彰者有望獲得更多黨內資源和培養鍛煉的機會,由此進入仕途上升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