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證明添煩亂 簡政放權路漫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會議上提出的兩宗奇葩證明,引發廣泛討論。一宗是讓出國旅遊者證明「你媽是你媽」;另一宗則是讓一歲小孩開無犯罪證明。

內地是個身份社會,身份社會要求一個人必須隨時能夠證明「你就是你」,否則可能為生活帶來很多不必要麻煩。例如民眾出門需要帶身份證明文件,以備警察檢查,而這種可能性還是很高的,一旦查到沒帶身份證,最低限度會受到警察的呵斥,讓人感到人格受辱。因此,出現上述兩類要求開具證明的事情,在內地實屬正常,許多人都遇到過,感同身受。

雖說現代社會流動性大,事情繁雜,一定的證件管理是保證社會安全的必要措施,而考慮到實際情況,在遷移戶口時要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開無犯罪證明,亦可理解,但讓一歲小孩開這樣的證明,則毫無疑問是擾民之舉。這也是此類證明被民眾稱為奇葩證明的原因,而這種奇葩證明在內地還不少。

約束官權 治本之道

不要以為這是小事一樁,它反映了內地還是一個高度權力管制的社會。儘管本屆政府成立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簡政放權,據統計五年內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已完成,但仍難杜絕此類奇葩證明,一方面反映政府仍存在「該放的權沒放」、「手伸的還是太長」;另一方面反映部分已出台的簡政放權措施還沒到位,「中梗阻現象大量存在」,「最後一里沒有完全打通」。

當然,除了簡政放權未到位,問題癥結還在於現行制度下,民眾無權約束官員包括具體辦事人員,以及當民眾因奇葩證明而導致利益和人格受損時,無有效救濟渠道。所以完全可以設想,即使所有奇葩證明都取消了,但總會有對社會管理必要的證明被保存下來,如果工作人員要為難一個公民,也是很容易的。因此,在簡政放權之餘,如何使官員的權力受到應有約束,恐怕才是消滅此類奇葩證明的治本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譴責上述兩個奇葩證明案例,着眼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它會影響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從而影響經濟復甦;而民眾則更多着眼於個體感受,認為它堵心。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重申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引發輿論熱議的「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的表述。在他看來,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簡」、輕徭薄賦,政府施政要義,在於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由此可見,李克強把當今中國看作漢唐這樣的又一盛世。問題是,如果政府花了很大工夫還是不能消除奇葩證明,讓民眾覺得出行或創業不便,如此盛世對他們還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