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藏以陳頂新 中儲糧呃補貼

東北瀋陽糧商向央視實名舉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遼寧、吉林等地一些糧庫和糧商相互勾結,用陳糧頂替新糧騙取政府給予農民的補貼,每噸多達七百元(人民幣‧下同),若買兩萬噸,差價可達千萬元。記者調查發現,令人震驚的是,陳糧變新糧在業界早已是潛規則。散發霉味、質量難保的陳糧就這樣走向百姓餐桌。

瀋陽糧商趙麗君從事糧食加工行業逾十年,她去年六月成功拍到遼寧鐵嶺開原市慶雲堡中心糧庫的二萬多噸新稻穀,但當她把糧食從糧庫拉到自家米廠時卻發現全是陳糧。趙隨即將慶雲堡糧庫「以陳頂新」的問題反映到中儲糧遼寧分公司,該公司一方面聲稱已聯合多個權威部門核查、化驗,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另方面卻不給趙看化驗單。事後慶雲堡糧庫多次希望與趙麗君私下解決此事,並稱可以補償她一百萬元,但遭到趙拒絕。

瀋陽糧商實名舉報

趙麗君隨後向央視實名舉報,央視派出記者暗訪,發現陳糧變新糧在業界已不是秘密。據知情人士透露,慶雲堡中心糧庫的糧全都是陳糧,其中一部分來自吉林、黑龍江等地;另一部分來自附近外貿糧庫。有糧商憶述去年當時以約每公斤二元四角的價格出售給該糧庫近三千噸陳稻。央視記者還跟蹤發現,一批陳稻被送往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白依拉嘎糧庫。

村民:新稻難進庫

按國家規定,糧庫收進的必須是農民當年收穫的新糧,去年國家收購新稻穀的價格為每公斤三元一角。但如果糧庫每公斤陳稻按二元四角的價格進貨,每噸差額就有七百元,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慶雲堡中心糧庫村民反映,他們的新稻根本就進不了糧庫。

事件曝光後,由吉林省、市、縣三級糧食局組成的調查組查封白依拉嘎糧庫的一萬六千噸稻穀,吉林多部門趕赴松原、白城等地糧庫調查。中儲糧總公司發聲明稱對反映問題一經核實,將堅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