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僵局 責在安倍

【本報綜合報道】中日關係自日本政府前年九月將釣魚島所謂國有化後持續惡化,雙方船艦和飛機不時在釣島海域對峙,而安倍晉三重新上台執政後,由於安倍參拜了靖國神社和提出修改和平憲法,更令兩國關係降至冰點。

拜靖國 爭釣島 改憲法

前年十月,安倍晉三以日本自民黨總裁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一度已令中日關係惡化,安倍重新上台執政後,日本繼續在釣魚島爭議上與中方發生爭端,中國國防部遂於去年十一月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劃入備受爭議的釣魚島,兩國關係再度緊張。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安倍晉三上任後首次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今年七月一日,安倍舉行內閣會議同意修改《憲法》解釋,允許行使集體自衞權,且日本一直拉攏中國周邊國家抵制中國,更引起中國不滿,中日關係因此降至冰點。

雖然安倍多次表示希望與習近平舉行會談,但中方始終未有答允。兩人只在去年九月,於俄羅斯出席G20集團峰會期間,在貴賓室相遇握手,短暫交談約五分鐘。而兩人在去年十月在印尼巴厘島出席APEC會議時,相互握手卻無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