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諾獎看客 根子在體制因素

今年諾貝爾獎除經濟學外,都已名花有主,如無意外,中國將無緣本屆諾獎。有一點需要指出,與往年尤其是去年相比,今年內地輿論對諾獎的重視似乎大不如前,不知是因為莫言去年獲獎耗費了國人的熱情,還是輿論開始淡然對之。

最近十多年,內地輿論顯然患上了諾獎情意結,背後無非反映了這樣一個命題,隨着中國崛起和國力強大,也應像在體育競技場上一樣,將大部分諾獎攬入懷中,以證明中國對人類有較大貢獻。

諾貝爾當年設立獎項的初衷,就是獎勵為人類進步與和平有傑出貢獻的人士。而中國無論從歷史還是人口規模來說,理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否則,就不足以證明中國真正成功崛起。但這個宏大命題同現實形成了強烈反差,令中國人自慚形穢。

鑑於文學與和平獎有時會攙雜一些政治和意識形態因素,沒有自然科學獎純粹和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認知標準,且從中國人的實用角度來看,科學技術更能衡量和推動一個社會的進步,故中國人更看重的是物理、化學和經濟理論方面的獎項,而恰恰在這幾方面,中國至今尚未取得零的突破。

制度官僚 急功近利

這當然不是說中國改革以來沒有取得諾獎級別的科技成就,近年來,內地在一些重大或原創科技方面,取得了不錯成績。可中國本土科學家和經濟學者無人獲獎這個事實也表明,內地確實在科技和經濟理論的原創方面同國際先進水平落差很大,與中國在當今世界經濟中佔有的分量不相稱。

諾獎不是貧困的產物。譬如,印度也是歷史和人口大國,而且還有英語優勢,但因經濟落後,只能成為諾獎的看客,說明經濟和科研投入對取得重大和原創科技成就作用顯著。不過,內地在這兩方面現在大有好轉,經濟已是世界老二,近年研發投入比例也已超過日本,因此,這就需要換個角度來尋找中國落後之原因。很多人想起了科學史上著名的「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本人的解答是,近代科學之所以沒有在中國產生,一是中國沒有具備宜於科學成長的自然觀;二是中國人太講究實用,一些發現滯留在經驗階段;三是中國的科舉制度扼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探索的興趣,八股文扼殺了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致,思想被束縛在古書和名利上,「學而優則仕」成了讀書人的第一追求。

這個解答在今天還是頗適用。內地的官僚體制、黨文化以及急功近利的科研環境,都是阻礙科技進步的關鍵因素。科學技術、學術研究以及文學創作等,需要一個思想自由、兼容並蓄的社會環境,拿錢是砸不出諾獎來的,儘管經濟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