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柱隨筆:育才不納百川 奢談競逐全球

近幾年來,香港多所大學為搶招台灣優秀高中生,祭出高額獎學金為號召,因受學生和家長青睞,來台招生成果頗佳,今年台北市明星高中赴港就讀人數更創下新高。「負笈香港」似已成為台灣資優生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驛站之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些年紀約莫十八歲的優秀學子能勇於跨海接受教育的洗禮與淬煉,他們追求更高挑戰的壯志令人激賞,我們願意給予祝福與期待。

不同於歐美及大陸地區的學生,台灣學子較無語言隔閡和文化環境的差異,因此歷來在港均能適應良好,學業和課外表現極為出色,校方稱讚有加,也促使香港對台灣校園的招生更為重視,而一批又一批前往逐夢的學子實已開啟台港教育交流的新章,面對香港無懼的攬才,台灣對於本身的高教政策也應有更深的思考與惕勵。

香港教育國際化程度很高,英語教育普及,學生來源多元化,大學師資優良並以英語教學,「香港大學」等幾所名校都躋身全球排名之前,近年來更積極招收全球一流的學生,除了獎學金優渥等因素,最重要的誘因是這些菁英畢業後能在港工作、發揮所長。香港社會放大格局,海納百川,從尋才、愛才、攬才、並使人盡其才,故能為香港創造更多的可能。因此,無論面臨多艱巨的世局變化,香港皆能保持高度的競爭力,關鍵的因素就在於源源不絕的人才資源。

又如美國與新加坡,不論面積大小,不論資源多寡,不論生存條件優劣,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或是小國治理的典範,其成功的共同因素也是盡力吸引各國優秀的學子與人才。尤其,美國即因持續匯聚全球最頂尖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人文、金融、科技、醫藥、航太、軍事科技等領域作為全球的發展先驅,藉以厚植整體國力,讓一流人才造就一流的強國,其理至明。

面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許多國家都希望能改善自我條件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並將高等教育國際化視為提升國力的重要政策。同樣缺乏資源的台灣,以一島之力能有舉世稱羨的經濟成就,所憑藉的即是高素質的人才與教育。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是華人世界的教育重鎮,也曾招收、培育無數的優秀僑生,為僑居地和台灣的經濟貢獻良多。事實上,台灣的高教品質並不輸國際,若干大學亦為知名學府,台灣學子在國際間的競賽和評比屢獲優異成績。遺憾的是,在鄰近國家和地區的追趕下,台灣的優勢逐漸流失,更憂心的是,台灣部分人士擔心外來者瓜分本地資源的落伍觀念,尤其近年來台灣愈趨強烈的鎖島與本土意識,對於陸生和外籍生的教育或工作機會均難以開闊的思維理性面對。相對於近年來港、星和大陸向台灣優秀人才以重金挖角,台灣內部卻因長期陷於政治紛擾、薪資僵化、和保護主義的糾葛中,遲遲未能放大格局,或迅速鬆綁,或因應調整,致使台灣人才流失的危機日增,也漸次削弱台灣的全球競爭力。

李斯在二千多年前的諫逐客書中,早已剴切指陳「人才鎖國」的無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時代必須過去!香港吸納各國人才的胸襟、遠見與做為,值得台灣朝野人士反省與學習!當全球人才競爭早已開打時,台灣若要立足世界,再寫奇迹,必須重拾無畏競爭的信心以及更加開放的眼界。「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台灣如何延攬、培育更多濟世之才,不在老天爺的垂愛或恩賜,而在人心的警覺與改變,但願朝野重新抖擻、齊心奮起,將台灣寶島打造成為群賢畢至、人才匯聚的大舞台!

台灣立法院副院長 洪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