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讀:台南鹽山白變黑環保好教材

以晶瑩如雪著稱的台南七股鹽山近年持續變黑,台鹽公司為此屢鋪上白鹽,但兩側依舊是黑。當局邀請專家視察後,認為鹽山變黑不可避免,反建議當局改變思路,將變色過程轉化為環保教材。

七股鹽山是七股鹽廠收成堆積的鹽堆,因堆放面積廣達兩公傾,且高大如山,皚皚白峰聳立於潟湖之濱,蔚為奇觀,當地人遂以鹽山稱之。鹽廠停運後,鹽山作參觀用途,台鹽公司不時在山面鋪上白鹽,惟兩側呈黑。

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日前邀請三名專家勘察,盼對鹽山變黑提出建言。三名專家均認為,鹽山經年累月受風吹雨淋侵襲,逐漸變黑、變小,實屬大自然因素。

前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鍾福松建議,可由不同顏色變化的鹽為創意,開發商品;嘉義大學教授黃宗成指,可分年堆置小鹽山,讓民眾觀察鹽山變化;高雄餐旅大學學者蕭登元指,鹽山變黑可轉換成教材,讓民眾得知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兩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