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處十字路口 以總理取態關鍵

美國國務卿克里自去年初上任未幾,便動身前往中東斡旋以巴問題,他前日再度踏足以色列,第十次嘗試打破以巴之間的堅冰,促使雙方收縮分歧確立和談框架。雖說自古成功在嘗試,但若以巴雙方不肯各讓一步,克里實在是好人難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否像前總理沙龍任內那樣,頂着國內鷹派壓力交還巴人土地,被視為新一輪和談成敗關鍵。

○六年初,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沙龍突然中風昏迷成為植物人,過去八年來一直沒有甦醒,日前傳出沙龍情況轉壞。沙龍昏迷前數個月,做出一個既震驚以國朝野,又與他本人作風格格不入的決定,就是下令撤走在加薩的以軍和猶太殖民,結束近四十年軍事佔領。沙龍從軍時力捍以色列利益寸土必爭,加上他是猶太殖民區建設主要推手,他當時的決定有多震撼可想而知。

沙龍動機為何眾說紛紜,不少以國政界人士有感而發,討論內氏會否像沙龍一樣放棄佔領多時的巴人土地。以色列在六七年中東戰爭奪取東耶路撒冷、加薩和西岸,美方主張以戰爭爆發前之以國邊界作為和談基礎。內氏一旦答應,意味着以方最終可能要放棄大部分西岸土地,及接受一個割裂的耶路撒冷。

沙龍下令從加薩撤出之時,以國在加薩之殖民規模遠不及今天的西岸。內氏願意接受六七年界線,可說比沙龍當年放棄加薩的決定更為大膽。再講,加薩如今由主張反以武裝起義的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當家,當地反以武裝分子頻頻侵擾以國,不少人埋怨這是沙龍當年種下之禍根。

約旦谷以巴必爭

所以,西岸東部邊陲連接約旦邊界之約旦谷,被以國鷹派視為不可割捨的戰略據點。問題是,巴人自治政府也視約旦谷為禁臠,內氏向巴方讓步的話,或像沙龍一樣駛上脫離利庫德集團之不歸路。

不過,有支持割捨西岸土地的人士相信,內氏毋須理會政治盟友,只要他下定決心,自然會獲得大部分國會議員和廣大民眾支持。除邊界劃分爭議,巴人難民回歸等問題同樣棘手,面對寸土必爭的巴人自治政府,以及飄忽不定的以國民意,內氏敢像沙龍一樣駛上單程路博一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