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馬來西亞大選落幕,領導執政國陣出戰的總理納吉布成功連任,在選舉舞弊指控此起彼落聲中宣誓就任。反對派人民聯盟領袖、前副總理安華選前揚言,若今仗戰敗他會退出政壇。人民聯盟就選舉結果提出異議,獲平反機會渺茫,受到選戰挫敗和群龍無首雙重打擊,人民聯盟似乎傷勢不輕。無論如何,馬國大選兩虎相鬥,國家經濟注定傷上加傷。
馬國周日大選既是納吉布首次接受選舉考驗,也是他輸不起的考驗。○八年馬國大選,安華領導的人民聯盟攻下國會下議院逾三分之一議席,國陣失去三分之二絕對多數優勢,遭逢逾半世紀以來最重大選戰挫敗。
翌年,納吉布取代巴達維,出任國陣最大黨派巫統的主席,子承父業出任總理。若納吉布無法於周日一戰替國陣收復失地,他隨時步巴達維後塵黯然下台。
國陣在納吉布領導下非但無法收復失地,而且所得議席比上屆還要少兩席。不過,觀乎人民聯盟只比上屆多取十四席,納吉布總算力保不失,揚言敗選便退出政壇的安華,變相倍大納吉布此戰功勞。納吉布苦戰保住政權,惟他上台後處處針對安華的選舉部署,對馬國長遠經濟發展是百害無一利,國陣今後想要扭轉經濟困局,更形困難。
馬國經濟在國陣統治下,過去數十年每年經濟增長幅度平均超過百分之五。即使環球經濟不景氣,馬國去年經濟增長仍達百分之五點六,惟此一增長主要拜納吉布大灑金錢拉攏選民所致。有學者估計,納吉布上台至今動用近二百億美元公帑討好選民。馬國國家負債比例,自○七年至今翻了一番,達國內生產總值近五成四;與此同時,基建發展於年度預算中所佔比例,由一○年兩成八下跌至本年的兩成。
面對中國、印尼和南韓等的激烈競爭,馬國從傳統工業轉型至高新科技業事在必行。納吉布未見將國家資源投放於相關基建項目和人才培訓,反花過百億美元搞選舉工程,還開出種種國家財政難以承受的選舉期票克制對手。納吉布為擊敗安華採取有前無後的策略,馬國經濟傷上加傷,國陣更難拿經濟政績誇口,恐怕是弱上加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