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非洲高風險 金錢難買影響力

新登基的習近平結束首次外訪行程,官方喉舌以「繼往開來、影響深遠的外交開局之旅」形容此行,新任外交部部長王毅稱,習近平向國際社會宣示,中非是「命運共同體」,「永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然而,中國近日從戰亂不止的中非撤僑,證明這個「命運共同體」並不牢靠。

由於這是習近平集黨政軍三大權力於一身之後的首次外訪,他的一言一行,成為觀察中共第五代外交路線、執政思維的重要依據,因此備受國際矚目,而「第一夫人」彭麗媛首次亮相的花邊新聞,亦成為中外傳媒爭相報道的新聞亮點。不過,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中國新當家為非洲送上的一份又一份「大禮」,慷慨程度史無前例,讓觀察者瞠目結舌之餘,亦引起金錢收買影響力的批評。

事實上,除了援助有關非洲國家興建不同項目,幫助培養人才,以及豁免部分國家的巨額債務外,中國承諾三年內向非洲提供二百億美元貸款額度。金磚五國準備建立一千億美元的應急儲備基金,中國再次出手不凡,承諾注資四百一十億美元佔大頭,餘額巴俄印三國各出一百八十億,南非五十億。

肉包打狗 有去無回

對於官方認為加碼援非及注資有助提升中國在非洲及金磚國家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少內地民眾頗不以為然。有網民質疑,「老百姓受物房價之累,艱辛度日,社會階層固化,窮富全拚爹,此情此景下給非洲巨額貸款,國內的人過的很好嗎?」國人反彈不涉偏見,更與大國沙文主義無關,他們擔心歷史重演,國家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種擔心顯然不是多餘的,援建坦贊鐵路便是活生生例子,當年中國人省吃儉用,提供巨額免息貸款,派出數萬名工程人員協助,不少人命喪異邦,可惜鐵路通車後管理不善,又日久失修,虧損嚴重,若不是中方同意減免債務,恐怕早就難以為繼。更何況,非洲國家政局不穩,內亂頻仍,投資隨時可能血本無歸。年前利比亞發生茉莉花革命,中國企業在當地項目的投資損失超過四百億美元。中國在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礦業項目亦多次爆發當地工人罷工示威及衝突事件,至於在蘇丹、尼日利亞等產油國,中資企業員工遭綁架、勒索、殺害事件也屢見不鮮。就在習近平訪非期間,因中非發生叛亂,中國被迫又一次撤僑。

金錢並非萬能,近年西方影響力在非洲有式微迹象,既與歐美自顧不暇有關,更因為當地投資風險高。中國如果一廂情願,只知人棄我取,卻沒有風險管理,民脂民膏隨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