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防疫 撲殺三萬活鴨

廣東湛江廉江市河唇鎮和吉水鎮交界的多個鴨場,三日內有二千多隻鴨子相繼死亡。廣東省農業廳前日通報,經湛江市畜牧獸醫局和動防所調查確認,鴨子是因感染大腸桿菌疾病死亡,而非禽流感。當局已撲殺發生疫情的鴨場內剩餘的三萬多隻活鴨,並對疫區進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擴散。

當地陳姓養鴨戶稱,她的鴨場自年廿八(八日)開始發現有鴨子死亡,隨後幾天數目陸續增多,年初一(十日)更大規模出現死鴨,即使給鴨子打針食藥,情況仍未見改善,短短數天死了數千隻鴨子,令她顧不上回家過年,「具體死了多少我也算不清」。她擔心爆發禽流感,所以將情況上報當地鎮政府。

當局派員調查灑消毒粉

有內地傳媒接獲消息後趕到現場視察,發現當地散落六、七個養鴨場,沿路不斷有死鴨屍體,有的伏在塘岸邊,有的漂浮在水面,有的臥在山坡上奄奄一息。當地畜牧部門及鎮政府隨後派員到場調查,並噴灑消毒粉控制疫情,畜牧獸醫專家亦現場對死鴨進行解剖調查死因。

確證染大腸桿菌致死

為防疫情擴散,當局出動挖土機,在鴨場山塘周邊挖了數個大坑,活埋爆發疫情的兩個鴨場的剩餘活鴨,以及限制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疫區。前日省農業廳通報,目前發現有兩個鴨場出現大量死鴨現象,但疫情已受控制,經調查後確認鴨子因感染傳染性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死亡,排除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

另外,早前貴州確診的兩宗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現確認均與禽類有密切接觸史,與兩名患者有密切接觸者的一百一十人中,有三十九人仍未解除醫學觀察。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