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慘案一個月後,美國總統奧巴馬着手管制槍械,提出一籃子方案,包括要求國會重禁攻擊性武器和高容量彈匣,他並一口氣簽署二十三項行政命令,多管齊下阻遏槍械暴力。奧巴馬一副雷厲風行之勢,惟恐最終落個雷聲大雨點小。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桑迪胡克小學二十名稚子和六名教職員被殺,奧巴馬在鏡頭前熱淚盈眶痛心疾首,誓言「必須做些甚麼,不容慘劇重演」,僅隔三十多日,華府便提二十年來最具雄心壯志槍管方案,算是有所交代,但說到真正落實槍管,卻是荊棘滿途。
奧巴馬簽署二十三項行政命令,單看數目,似也唬得住人,但須知道,美國總統行政命令,受到規限的主要是政府機構和官員,不能像法例般直接管制個人。奧巴馬下令政府機構分享擁槍者背景資料,要求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就槍械暴力和相關精神健康問題展開研究等,在阻遏槍械暴力上,當然不能說是無用,然而作用非常間接,要立竿見影,須由國會通過聯邦法例。
一九九三年,當時總統克林頓簽署有關購槍背景審查法案,翌年,簽署禁售攻擊性武器法案,這項禁令並實施至二○○四年。克林頓能夠順利推動槍管,主因在於當年民主黨控制國會兩院,但很明顯,現時奧巴馬缺乏這樣的天時地利。眾議院由共和黨掌控,該黨主流支持擁槍,認為槍管等於剝奪憲法賦予的槍權,也很質疑這是否就能減少槍擊案。即使民主黨議席過半數的參議院,槍管法案若要闖關也有難度,首先一些民主黨議員包括多數黨領袖里德,都是擁槍派,此外,明年參議院改選,來自保守州份民主黨議員,亦不敢貿然支持槍管得罪選民。
美國槍械組織財雄勢大,足能左右華盛頓政圈,目前國會多達二百一十三名議員,收過全國步槍協會的捐款,拿人的手短,民主黨參議員下周提出的槍管法案,命運堪虞。奧巴馬唯一能恃的,就是民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