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讀:食完醉鍋揸車易闖禍

台灣醉駕問題嚴重,踏入深秋初冬之際,民間更流行食用加入大量米酒的傳統菜式,包括薑母鴨、羊肉爐及燒酒雞等,以達到暖身進補功效。但有醫生明言,食用補身菜肴時等同飲酒。不少民眾忽略其酒精濃度而駕車,結果遇上警方截查,才發現酒測超標,甚至被停牌罰錢。尤其近年台灣自駕遊盛行,本港遊客隨時食薑母鴨後駕車被查。有醫生建議,用膳後需休息一小時才駕車。

台灣各地流行食薑母鴨及羊肉爐等補身,其中薑母鴨有補氣血、袪風等功效,羊肉爐則具滋補養身之效,婦人分娩後則以燒酒雞進補。這些菜肴烹調時先倒入米酒和清水各半,另加入大量中藥燉熬而成。部分食肆甚至不加清水,全部以米酒代替,令菜式酒味更香濃。

酒精濃度超醉駕標準

但民眾往往誤認為補身料理的酒精濃度會隨煮沸後蒸發,台灣旗山醫院醫生謝遠達表示,烹煮薑母鴨、羊肉爐及燒酒雞時,因煮沸後水分蒸發,湯汁幾乎是經二度蒸餾的米酒,市民食用時幾乎等同飲酒。當地有媒體曾實地測試,只要飲用半碗麻油雞湯,血液酒精濃度竟高達○點二二毫克,接近醉駕酒測值標準○點二五毫克。而飲用半碗四神湯的酒測值更高達○點四九毫克,超出標準值接近一倍。

宜休息一小時再駕駛

因此當地不時有人因補身變成醉駕闖禍,桃園三名民眾九月吃完薑母鴨駕車,期間分別遭警方截查,當接受酒精呼氣測試後,證實血液酒精濃度均超過○點五五毫克。

另外,雲林一名四十六歲姓許男子上月十七日駕車回家,未料中途失控撞上路邊鐵欄,證實酒測超標。謝遠達呼籲,吃補身料理後切勿駕車,或至少休息一小時,等體內酒精代謝排出後再駕車。

駐台記者郭良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