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奧經濟效益 恐曇花一現

英國政府為舉辦倫敦奧運投入九十三億英鎊(約一千一百多億港元),期望能夠收得一百三十億英鎊(約一千五百多億港元)經濟回報。如今奧運已經曲終人散,英國的如意算盤卻未必打得響,不少專家以至民間均不敢樂觀。

盼中國遊客增三倍

奧運結束後,文化及體育大臣侯俊偉預期,倫奧的成功將有助推動英國旅遊業,未來幾年遊英觀光的旅客可望增加四百五十萬人,帶來二十億英鎊(約二百四十多億港元)的旅遊收入,並創造六萬個職位。他更指,政府將會重點吸引中國遊客,希望在未來幾年讓中國遊客增加三倍,為英國額外帶來五億英鎊(約六十億港元)的旅遊收益。

但侯俊偉的預期或許過度樂觀。美國花旗銀行提出,二○○○年澳洲悉尼奧運後,當地旅客量翌年不增反減,希臘旅遊業亦未因二○○四年雅典奧運受益。該行指主辦國一般在奧運前,大量投資興建基建和場館設施,期望刺激經濟,但奧運結束後很難通過這些設施來提高經濟動力。

正面影響難以持久

另有調查指出,大型零售商確實曾經受惠於倫敦奧運,客流量出現上升,但這種增長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其實不少經濟學家也認為,只有極少數的大型體育賽事,能夠為東道主帶來持久的經濟回報。

除專家看淡倫敦奧運的經濟效益,連普羅百姓都不看好。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奧運結束後兩日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八成三受訪者認為奧運對英國有正面影響,但超過一半人認為這種影響僅屬曇花一現,認為能夠持久者不足四成。

駐英國記者章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