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族死地求生 緬西動亂難平

緬甸西部若開邦回教徒和佛教徒互相仇殺,絕非宗教衝突這麼簡單,事件主角之一的回教徒洛欣亞斯族,被視為「下賤外來者」,毫無人權可言,聯合國早年報告就曾形容該族是「全球最受迫害人民」,在緬甸開放改革之際,該族「揭竿而起」,或能絕處逢生。

已鬧了個多星期的緬西動亂,由一名女佛教徒遭姦殺而觸發,終於演變為全球矚目新聞,甚或危及緬甸改革大業。以陰謀論揣測,會否洛族蓄意鋪排,趕搭改革順風車,引起國際關注呢?

這場衝突內裏,很多真相仍然未明,但可以論斷的是,洛族長年遭受歧視迫害,正是禍患肇因。在緬約有八十萬人的洛族,原來被排除在緬甸眾族之外,一九八二年頒布的公民法,承認國內一百三十五個民族地位,其中並沒洛族的份。其實,洛族在緬已定居多代,為何不被承認呢?這就要說點歷史。洛族是一千多年前旅經現時緬西與孟加拉交界地區阿拉伯商人的後裔,信奉回教,說孟加拉語,由於宗教語言更似孟加拉人,信奉小乘佛教的緬甸,視之為非法入境者,要鄰國孟加拉接收,但孟國同樣不要,洛族成為人球。

無緬國籍 受盡磨難

沒有緬甸國籍的洛族,受盡磨難,不但不得擁有土地和需要服役勞動,更沒任何個人自由,離開村莊需要批准,結婚生育更要申請,還有,他們被迫節育,最多只能生兩個孩子,人權組織報告指出,洛族女性遭強姦,男性被殺害,都是家常便飯。在動亂爆發後,緬甸人堪稱「團結一致」,網上充斥洛族是「恐怖分子」、「侵略者」等言論,似有深仇大恨,最令人詫異的是,一直爭取人權的反對派,也加入罵洛行列,民主女神昂山淑姬則選擇了沉默,這些在在側面反映「非我族類」的洛族,在緬處境之艱難。

被逼到絕路的洛族「爆煲」,只是遲早的事,要說選在改革敏感時機自導自演這齣牽動全球神經的戲碼,洛族有這個能耐和預見力嗎?緬西動亂令被世界遺忘的這一群成為焦點,美歐重視緬甸少數民族人權,總不能對境況更慘的洛族置若罔聞吧?登盛心煩,奧巴馬也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