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緬各有盤算 交心談何容易

美國國務卿希拉妮歷史性到訪緬甸,她與緬甸民運領袖昂山淑姬深情擁抱、一見如故的一幕,是此行高潮所在,緬甸民主改革之路,曙光乍現。憧憬還憧憬,緬甸文人政府仍由軍方操控,任何觸碰到軍人既得利益的改革,難免「點到即止」。美國戰略重點東移,華府與緬甸軍方翩翩起舞,另有背景音樂。

有分析認為,緬甸軍方眼見遠在中東的突尼斯本.阿里、埃及穆巴拉克和利比亞卡達菲相繼垮台,獨裁統治走上絕路,不免擔心類似「阿拉伯之春」的民主運動於東南亞上演,加上鄰近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一黨專政局面也有鬆動的迹象,有理由相信緬甸軍方為保權位,寧願改革「由上而下」保住主導權,避開改革「由下而上」的亂局。

華府拉攏緬甸圍堵中國

事實上,早在中東政局變天前,緬甸軍方似乎就有意打破長期被孤立的局面。維基解密揭露,美國駐緬甸大使館前年二月向華盛頓發出的電文,稱緬甸一名外交官提出美緬恢復接觸,可從緝毒和尋回二戰美軍遺骸兩方面入手,未幾大使館撰寫了一份近三千字的報告,試圖解釋緬甸軍頭「鬆開拳頭」的動機,包括不甘再受到制裁、提升在國際間地位等。

順應國際政治氣候也好,久被孤立靜極思動也好,伊朗和北韓這些「暴政前哨國」公然請角逐連任的奧巴馬吃檸檬,同樣被美國貼上此一標籤的緬甸頓變「乖孩子」。奧巴馬急欲撇下全球反恐包袱重返亞洲,應對中國崛起的戰略現實,戰略位置得天獨厚的緬甸,無疑是華府必然拉攏的對象。

中國欲使用陸路從緬甸北部把進口石油運返本土,繞過逾八成中國進口石油必經的馬六甲海峽,華府恢復與緬甸接觸,相信不獨覬覦該國的能源。緬甸少數族裔人口佔緬甸人口四成,軍方高壓對付境內少數族裔,反映當局對分裂活動的忌憚。是故,無論華府對圍堵中國有多大決心,美緬各有自己的算盤,這曲友誼之舞如何跳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