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迪難擔大旗 埃及恐亂上加亂

埃及民眾受突尼斯「飢餓革命」鼓動連日來上街示威,各大反對派順水推舟,號召發起百萬人大遊行,冀能一鼓作氣將獨裁統治者穆巴拉克推翻。蛇無頭不行,雖然各大反對派統統打着反穆巴拉克旗幟、但要團結廣大民眾,並與影響力舉足輕重的軍方交涉,得推舉一位領導人物主持大局,反對派將國際原子能機構前總幹事巴拉迪推向台前,不無風險。

巴拉迪在國際上赫赫有名,他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期間,因攻伊問題與布殊政府唱反調,認為伊拉克境內並無大規模殺傷力武器,而他為維護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曾對美「惡言相向」,他不畏強權的堅毅個性,為矢志推翻獨裁者的反對派樹立鮮明旗幟。

伊朗核武威脅令包括埃及在內的親美阿拉伯政權如芒在背。在伊朗核問題上,布殊政府主張對德黑蘭強硬,巴拉迪則保持中立。如今,伊朗懶理聯合國安理會連番制裁繼續提煉濃縮鈾,有美國能源部前高官暗示,伊朗在核問題上愈來愈放肆,與巴拉迪和布殊政府「拗頸」不無關係。

打巴拉迪牌隨時弄巧反拙

是故,巴拉迪國際知名度十足,並不代表這位在國外生活了近卅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一定能獲得廣大民眾支持。先別說巴拉迪能否團結各自為戰的反對勢力,至少部分埃及民眾認為,這場象徵「一代人沮喪」的起義,根本不需要任何領袖和代言人,蓋只要上街就能達成目標,正是「飢餓革命」精神。若民眾懷疑有人為求上位「騎劫」這場起義,反對派「打巴拉迪牌」隨時弄巧反拙。

埃及軍方有今天的地位和影響力,拜美國歷年來慷慨的軍事援助所賜。美方一直透過穆巴拉克和埃及軍方穩定中東局勢,目前穆巴拉克形勢岌岌可危,華府不想多年投資付諸流水之同時,相信埃及軍方也不希望失去美國這條大水喉。穆斯林兄弟會走回教路線,還推舉有「與美作對」前科的巴拉迪為領袖,此一組合想打入埃及執政圈子,要先問過埃及軍方。

雖然突尼斯「飢餓革命」成功攆走本‧阿里,但該國臨時內閣迄今仍未企穩陣腳。本‧阿里急速倒台造成的後遺症是埃及前車之鑑,但軍方、民眾和反對派三方長期對峙下去,勢必重創埃及經濟,恐怕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