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風氣盛 歧視屢現

【本報訊】每當談起地域差異時,內地不少人常會形容上海人「小氣、排外」,滬人被指自身優越感良好,對外地人一概以「鄉下人、土包子、外地人」來稱呼。近年更屢傳上海媒體人爆出排外言論,甚至有公立中學歧視外地民工的子女。

去年七月,上海某新聞集團的社會新聞主編兼記者宣克炅,採訪一宗保安員被兩名來自外省的偷車賊撞死的新聞後,在微博上公開發表「上海不歡迎殺人越貨的外來人員」惹火言論。事件激起上海網民和各地網民爆發地域歧視大爭論。

外地民工子女被學校視二等

前年十二月,上海電台節目《音樂早餐》男主持闞曉君與女主持周暢多次用上海話說笑,後接獲聽眾的短訊:「求你們不要說上海話了,我討厭你們上海人!」闞竟在直播中說:「這位聽眾,請你以團成一個團的姿勢,然後慢慢以比較圓潤的方式,離開這座讓你討厭的城市!」事件激起廣泛爭議,因「團成一團,圓潤離開」的說法,等同叫人「捲成球狀、滾出上海」。

另外,上海寶山區的江南學校也被揭推行「一校兩制」,將外地農民工子女學生編派到西樓,與東樓的本地生分開上課,雙方不得接觸。西樓學生更欠缺應有福利,儼如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