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互動升溫 不過同床異夢

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二百多人的豪華代表團訪華,受到北京高調接待。中國與歐洲的互動不斷升溫,與中美漸行漸遠的關係形成鮮明對比。但中歐之間的蜜月,不過是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性聯合,難以持久。

卡梅倫又是到超市探民情,又是到寺廟喝中國茶,做的都是一系列表面文章,實際上他對中國表明尊敬,無非是為了從中國拿到更多定單,挽救奄奄一息的英國經濟以及不斷下沉的民意支持度。

這已不是首位歐盟領導人對中國大獻殷勤,之前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在歡迎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晚宴中,拿出有酒中皇后之稱的「拉菲」紅酒,這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宮廷御酒,也是目前價格最貴的紅酒之一。

薩爾科齊招待胡錦濤的拉菲紅酒,在年份的選取上也可謂頗費一番苦心:包括胡錦濤出生的一九四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九四九年,戴高樂決定承認北京的一九六四年,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九七八年,胡錦濤接掌權力的二○○二年,以及北京奧運二○○八年等等。當然,闊綽的中國人一出手就是二百億美元的巨額定單,實在讓生性浪漫的法國人震驚不已。

而在上月初,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參與亞歐峰會時,打破行程安排突然訪問德國。德國總理默克爾特意跑回柏林迎接,並將會見地點特意安排在德國政府專門用來接待與德國關係密切國家政要的國賓館,兩國隨後發表聯合聲明。

策略聯合 難以持續

在短短兩個月間,中國與德、法、英三國開展親密外交,中國與歐洲一下子進入如膠似漆的蜜月期,這與兩年前北京奧運火炬在歐洲受辱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中歐相互走近,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英法德急需來自中國的定單,以提高就業率,盡快走出經濟危機,尤其是薩爾科齊,因為國內退休制度改革被反對派不斷批評,正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急需中國援手,給法國經濟添注活力。

二是共同應對來自美國金融霸權的戰略需要。美國推出損人利己的第二波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無論對中國還是對歐盟都造成極大的衝擊,這也促使中歐在改革國際金融新秩序方面加大協調和合作力度,同時中國也需要歐盟支援,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但是,中歐目前的合作,相對長期穩定的美歐關係,是極不穩定而且隨時可能掉頭轉向的。美歐之間不僅意識形態相同,而且在安全戰略上也相互依存。如果說美歐之間是合法夫妻,那麼目前中歐之間只能算臨時茍合,雙方只是一時「性起」,沒有可持續性,一旦新鮮感過去,雙方又將形同陌路,甚至翻臉。這個場景在過去幾年曾經不斷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