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打民族牌 爭國美控制權

因涉經濟犯罪而身陷牢獄的前國美主席黃光裕,仍能發起家電王朝爭奪戰,遙控手下力爭國美控制權。早前被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全球最具權力在囚人士的黃光裕,昨向國美全體員工發出公開信,狂數現任主席陳曉圖謀把「國美電器」變成「美國電器」。傳黃光裕家族已獲廣東潮汕家鄉父老籌措近廿億元巨款,為黃打這場爭奪戰「泵水」。

向全體員工發信 籲重組董事局

黃光裕○八年底被捕之時,即為控股權爭奪戰揭序幕。以現任主席陳曉為首的國美管理層四出尋求資金,過渡當時停牌期間的財政難關,在去年六月引入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注資三十二億元港幣,向其發出可換股債券,要求股東供股,被指攤薄當時佔超過三成半股權的大股東黃光裕,有奪權之嫌,引起黃強烈不滿,新舊兩派管理層自此爭鬥不斷。

控股權之爭近日轉趨白熱化,黃光裕動議下周三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呼籲投資者支持重組董事局。黃昨凌晨以國美大股東身份,向國美全體員工發表題為《為了我們國美更好的明天》的公開信,矛頭直指陳曉,措詞激烈,也為爭取其他股東支持。聯交所資料顯示,黃光裕持股量為百分之三十五點五五,貝恩資本為百分之十點八一,陳曉持股量為一點三八。

黃光裕在信中闡述國美是具廿多年歷史的中國民族品牌,但質疑陳曉「企圖變『國美電器』為『美國電器』」、「國美的幾十萬名員工,將變身外國資本獵手的打工者」。

信中狠批,陳曉有負臨危託付,形容是「疾風知勁草,危難顯忠誠」,其言行「前後不一,令人心寒」。黃還以「三步棋」概括陳奪權之路:第一步與貝恩簽署苛刻融資條款,籠絡高管人員,推行「去黃光裕化」;第二步是盲目向管理層發期權作獎勵,收買人心;第三步在控制董事局後發行新股,妄圖令國美變成外資品牌。

黃光裕也稱,陳曉上任一年多以來,改變企業戰略方向,大量關店,不惜犧牲市場份額來「做業績」,令本為一哥的國美遭對手蘇寧爬頭,呼籲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支持大股東把公司帶回正軌。

國美稱公司沒姓氏 非為個別股東

國美電器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不作任何回應,不與黃作無謂爭拗。新浪財經引述國美新聞發言人趙彤稱,國美本沒有姓氏,是向所有股東負責,非僅為個別股東,暗批黃把國美當成私有企業。她強調,投資者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企業及需要好的回報,她表示當年引入貝恩是最適合和合理的方案,向員工發期權也無不妥。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