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民眾不要代罪羊 工黨換帥也枉然

白高敦從貝理雅手上「接過」英國工黨的掌舵人位置,冀能給這個日暮途窮的執政黨注入新動力,但撲向工黨的巨浪卻是一個接一個。金融海嘯爆發重創英國經濟,議員高官被揭濫申津貼令選民更見心灰意冷,閉門徹查出兵伊拉克觸發的爭議,工黨再度置於貝理雅的親美身影中,首相白高敦恍若一艘將沉之船的舵手,站在他身後的工黨議員「水手」可謂心情矛盾。

在大選逼近之際,兩名英國下議員兼前內閣大臣日前聯名為工黨議員進行不記名投票,以決定白高敦是否適合領導工黨參加大選,部分英國媒體更將之形容為「政變圖謀」。由白高敦領導的工黨聲勢每況愈下,內部分歧與日俱增是不爭的事實,該黨負債纍纍且籌款能力大不如前,難免令黨內士氣更為低落,前國防大臣禤智輝和前衞生大臣賀韻芝此際向白高敦攤牌,理應是一呼百應,但政變圖謀結果變成茶杯裏的風波,其實不難理解。

黨內早已打定輸數

大約半年前,工黨內也出現一股倒白高敦浪潮,工黨於地方選舉中節節敗退被視為導火線。地選落敗為工黨於大選敗北敲響警號,也難怪黨內出現換帥之聲,但問題是,像工黨明日之星、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貝禮高當時選擇辭職,未見心口掛個「勇」字爭住當黨魁救亡,恐怕就是心中早已打定輸數,認為工黨在大選必敗無疑。與其說禤智輝和賀韻芝有「政變圖謀」,倒不如說二人為招募「敢死之士」作最後召集。

既然在大半年前已不見有工黨成員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博一鋪,於大選迫在眉睫之際的召集行動,反應就更冷清了。事實上,執政工黨面前這個爛攤子,不見得因為白高敦下台變得更易收拾,民調顯示,白高敦是否下台對工黨的票數影響不大,僅一成九受訪者表示若白高敦下台會投票支持工黨,一成四認為若白高敦留任仍會支持工黨。換句話說,即使工黨內部有意將白高敦當成代罪羊,選民也不一定收貨。

既然無人希望承擔工黨失去執政地位的責任,白高敦對逼宮行動表現淡然,折射出其見步行步的被動境況。有趣的是,逼宮消息傳出後良久才有高級閣員走出來支持白高敦,當中外相文禮彬更在事發後七小時才打破沉默力挺白高敦,與他半年前急急出鏡表態支持首相的表現對比強烈,與其說文禮彬對白高敦的支持有所動搖,又能否說他深深明白到,「願替工黨下台前執手尾」的除了白高敦就再沒有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