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馬國「阿拉」爭議三教堂遭縱火

馬來西亞近來因非回教徒使用「阿拉」(Allah)一詞引起廣泛爭議之際,首都吉隆坡三間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日前接連被人用汽油彈襲擊,亦是吉隆坡首次有教堂遭人破壞,幸而沒有人在連串襲擊中受傷。總理納吉布譴責事件,警方則下令向全國教堂和清真寺增派警員巡邏。

最先受襲的是三層高的基督教神召會教堂。教會理事姚昭聰引述女目擊者指,事發於昨日凌晨十二時左右,三至四人打破教堂的七幅落地玻璃後,向內投汽油彈,然後分乘兩輛電單車逃去。消防員到場後撲滅火勢,證實僅教堂底層的行政辦公室被焚毀。信眾聞訊後紛紛趕往現場,有人傷心流淚,甚至跪地唱詩歌。天主教聖母升天堂和生命堂數小時後也遭破壞,前者停車場和後者露台分別被投汽油彈,起火後被天雨淋熄。警員更在生命堂門前,發現疑是火水液體,不排除是犯案者遺下。

首次實際破壞 總理譴責

該國回教徒近日與非回教徒的關係緊張,然而今次是首次出現實際的破壞行動,但暫未知犯案者的身份。納吉布譴責事件,表明會採取措施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又稱:「作為一個多種族國家,我們必須懂得尊重其他人。」警察總長穆薩則透露,在襲擊的同時,當局也收到恐嚇電話,而他已下令警員注視全國教堂情況。

該國的宗教緊張源於天主教周報《先鋒報》(the Herald)的馬來文版使用「阿拉」作為天主(God)的譯名,惹來佔全國人口六成的回教徒不滿,甚至有人認為是誤導信眾入教的手段。馬國政府曾禁止該報以「阿拉」稱呼天主,認為這個字眼為回教徒專用,但吉隆坡總教區主教申請司法覆核,高等法院上周裁定「阿拉」非回教徒專用字眼,政府迅即上訴,糾紛至今仍未解決。該國多個回教團體昨日在全國多間清真寺集會,聲言捍衞其宗教。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