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挾洋獎以自重 國人騙術翻新

最近幾年,中國各行各業,無論是商業領域還是藝術行業,都熱衷於參加國際評獎,但有些國際獎項名不副實,子虛烏有,甚至專門為中國人度身訂造。這些充滿騙局的獎項,只不過是某些騙徒挾洋獎以自重的道具而已。

據內地媒體報道,中國一些導演熱衷於拍攝專門的「博獎影片」,一些電影參與國際評獎,卻從沒有在內地公映過,但這些導演卻自我宣傳是第五代導演的「傑出代表」。一些文藝界人士在評職稱、爭取國家基金時往往拿出各種國際獎項,但這些獎項水分不少。譬如法國的文學獎多如牛毛,許多獎項認同度非常低。前幾年中國出了一名「才女作家」,當初靠一次「海外徵文第一名」起家,但在那次比賽中,她所在賽區只有兩名參加者。

再譬如,德國工業設計獎項紅點獎,被熱情參與的中國企業稱之為世界工業設計領域規模最大的「奧斯卡金像獎」,但其實這家評獎機構特設了「中國賽區」,在中國單獨設獎,標準與德國總部評獎依據有天壤之別。

崇洋媚外 名利雙收

其實,更多的洋獎項是由中國人自編自導的。去年,一個號稱在「劍橋」頒獎的留學生評獎活動,在當地華人圈中搞得轟轟烈烈,主辦單位是一家商業公司,卻以與英國多所高校聯合主辦的名義,向留學生徵集論文,規定只要交納一定的報名費,就可以有參評的資格。結果只要參評就能獲獎,獎級高低取決於交納費用的多少。

在很多中國人看來,外國月亮比中國的圓,只要拿出洋獎項,就有了在國人面前堂而皇之吹噓的資本。譬如,許多內地演出團體熱衷到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好像在音樂殿堂演出,演奏水準就提高一大截,就可以回國招搖撞騙。其實,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只要交錢就可以演出,而不在乎演奏的水平高低。一些人荒唐到以為只要到白宮上了趟洗手間,就是當了一任美國總統,回國後全國人民都會用羨慕眼光看着自己。實際上,此類狐假虎威者,恰恰是內心極其虛弱者。

這類水貨洋獎項之所以氾濫,就是因為當事者利用國人國際視野較窄,習慣崇洋媚外的特點進行欺騙。他們挖空心思弄來那些所謂的「國際獎」,絕不是為了供在神龕上以誇示同胞,增添些面子上的光彩,而是為了回國後豐厚的名利回報。只要手中有一個洋獎項,不管這獎的水分有多大,也會身價百倍,社會各界都奉若神明,趨之若鶩。當初到國外跑獎要獎的花費,比起披着一身榮光回國後之所得,簡直九牛一毛。

值得深思的是,這些騙局為何會屢屢成功,為甚麼中國人會如此渴望得到洋人認可,西方的標準為何成為衡量是非優劣的唯一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