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副教授沈陽近日披露,內地論文交易網站的論文選題涉及文、藝、理、工、商、法、醫,無所不包,經營業務流程完整,允許組織加盟,分享利潤。這些論文絕大部分發表在一些地下學術期刊上,內容有極大的相關性。另據一家電子商務網站估算,二○○七年,網站論文交易銷售額接近五億五千萬元,平均每次交易花費為六百五十元。
買賣論文之所以成為中國的特色生意,根子在現有的能力考評機制規定,無論是大學生、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還是教授、醫生、記者等申報職稱都必須提交論文,有的甚至要求在報刊上公開發表,否則學位拿不到,職稱評不上,就業、加薪無從談起。誠如眼下大學流行語所稱,「課可以不上,畢業論文可以隨便,但發不了論文誰也救不了你」。
寫手代勞 造假成風
論文如此重要,誰不想以最小的代價取而得之?於是有人求助於網絡,有人東抄西湊,有人乾脆花錢請寫手代勞。事實上,當下大學生抄襲論文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通病,他們大多通過網上搜尋資料,再東拼西湊而成,全然沒有自己的觀點。有調查顯示,近七成學生有過抄襲論文的經歷,有四成受訪者表示,抄襲是很正常現象,與恥榮觀無關。這種巨大的「市場需求」造就了買賣論文的龐大「產業」。
其實,豈止在網上,大小城市馬路邊、電線杆,明碼標價的「論文叫賣帖」隨處可見。今年六月,武漢破獲了一家論文槍手公司,該公司在北京、廣東、湖南等十多個省市擁有八十多名專業論文寫手,與國內三百多家學術刊物保持聯繫,聲稱可為客戶提供撰寫、發表論文的標準化服務。
不過,將論文抄襲、買賣大行其道的責任歸咎於莘莘學子並不公正,神州大地的「文抄公」何止大學生,近年被揭抄襲醜聞的教授、校長不在少數。廣東某大學校長請人替自己寫博士論文,捉刀者大段抄其博士生的論文,結果博士生和校長都獲得博士學位,後來有人發現兩篇論文一模一樣,鬧出大笑話。武漢某大學校長更是大膽抄襲智利同行的論文,被對方踢爆,丟醜丟到國外。
論文買賣成為規模可觀的「新興產業」,將中國學術界的道德墮落、誠信缺失暴露得淋漓盡致。諷刺的是,國家教育部負責人不久前還得意洋洋地宣布,自二○○四年以來,中國高等院校論文數量一直居世界第五位,僅次於美英德日。
論文質量低下,甚至多為抄襲之作,汗牛充棟有甚麼值得炫耀?一個靠買論文贏得名利的知識分子無品無德,一個連論文都可以公開交易的國家,當然也出不了諾貝爾獎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