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一意孤行 挑釁效力漸失

北韓聲稱即將發射「光明星二號」試驗通訊衞星,昨日更有報道指北韓已開始為火箭注入燃料,可見平壤當局一意孤行。北韓於奧巴馬訪歐期間部署發射衞星,無非是要喚起美方關注,逼華府與其直接對話,但觀乎奧巴馬與南韓總統李明博處於同一陣線,強調國際社會應對一意孤行的北韓採取一致和堅定的立場,北韓藉挑釁行動套取籌碼的伎倆,似乎逐漸失去效力。

美國防長蓋茨日前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亦表示,若發射計劃是北韓領袖金正日獻給美國新總統的禮物,這就進一步凸顯,平壤政權對任何外交姿態所表現出的那種無動於衷。蓋茨提及的外交姿態,是指匯聚美、俄、中、日、韓、朝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而在奧巴馬入主白宮前的一輪六方會談無甚進展。

有火箭專家指,給火箭注入燃料需時三到四天,而北韓除了按原定計劃發射火箭外沒太多選擇,蓋因火箭一旦完成燃料填裝,那些具腐蝕性的燃料便難以被取出,必須盡快使用。若北韓給火箭注入燃料的報道屬實,反映北韓似乎是成竹在胸,至於當局為何對今次的挑釁行動如此有把握,某程度上是因為北韓手中還有另一張王牌。

美日措施乃防患未然

在上月十七日,兩名美籍亞裔女記者被北韓軍方逮捕,北韓更打算以「敵對行為」等罪名起訴二人,若控罪成立二人可被判強迫勞動十年。兩名美籍記者際此敏感時刻落入北韓手中,無疑令平壤政府的議價能力大增,當局大可打蛇隨棍上,以釋放這兩名女記者換取與華府直接對話的機會,亦難怪北韓外交部未有把聯合國安理會放在眼內,警告任何批評北韓發射衞星的言論,均被視為明目張膽的敵對行為。

事實上,備受伊朗核問題困擾的奧巴馬政府亦不想將事件鬧大,是故蓋茨強調美方不會嘗試擊落北韓發射的火箭,美日採取連串高度戒備措施,與其說是姿態多於實際,倒不如說是防患於未然。若北韓純粹為了顯示實力,未有威脅到美日韓本土安全,相信爆發軍事衝突的機會不大,更令人擔心的反而是北韓發射火箭失敗「殃及池魚」。

朝核問題過去十六年反反覆覆,來自北韓的挑釁行動每每惹起西方社會關注,食髓知味的北韓因此不斷將挑釁行動升級,藉此套取談判籌碼和經濟援助。事實擺在眼前,透過談判促使北韓放棄核武的行動多年來未見取得重大成果,北韓的誠意可見一斑,朝鮮半島無核化因「如何驗證北韓核申報」停滯不前,令人不感意外。

奉行務實外交的奧巴馬政府,即使望沿用六方會談框架,又如何阻止北韓繼續藉挑釁計策攞着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