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願良好落實困難重重

【本報訊】針對今次峰會結果,有本港學者認為,有關議案僅重申各國的「良好意願」,但在避免貨幣貶值、監管對沖基金等事項的落實方面,既存在不少技術困難,亦難保各國如實執行。

中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指出,提高緊急援助金已是市場所預期,無新意可言,能否對環球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為未知之數,市場不宜抱太大期望。港大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邵啟發亦認為,峰會難以推出突破性的刺激經濟措施。

利益不一難保各國實踐

蘇偉文續稱,就協商避免各國競相令貨幣貶值方面,雖然是良好意願,希望各國守秩序不要互相踐踏,然而與會國眾多,各國利益不一,難保每個參與國均實踐其承諾。

至於監管對沖基金亦知易行難,因為一般而言對沖基金成立地點與其操作地點不一樣,舉例在美國運作,但管轄權在其離岸註冊地,技術上存在不少困難。

另外,在監管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面,由於美國政黨與財金圈一向緊密聯繫,美國當權者在監管金融市場時,勢將受壓甚至遇上巨大阻力。

二十國集團期望透過多項措施恢復金融市場借貸,但蘇偉文認為,國際上各大銀行均面對資本充足率不足問題,即使手上有資金亦不會輕易借出,除非各國同意將銀行資本充足率要求大幅降低,否則難以刺激銀行借貸,惟有關做法存在很大風險,不可輕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