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濕湯水 為身體防潮化濕副 刊 — 家 庭 - 補 益 頭 條

大 地 回 春 , 雖 然 有 謂 春 天 生 氣 勃 勃 , 但 濕 度 持 續 高 企 , 總 令 人 悶 悶 不 樂 。 從 中 醫 角 度 看 , 原 來 濕 氣 仲 好 「 陰 濕 」 , 會 睇 準 時 機 入 侵 身 體 各 部 分 , 除 了 會 感 到 渾 身 乏 力 兼 水 腫 之 外 , 濕 氣 還 會 襲 擊 頭 部 、 關 節 、 脾 胃 , 令 你 周 身 不 適 , 此 時 不 妨 借 助 去 濕 食 療 幫 手 , 為 身 體 防 潮 化 濕 。

撰 文 : Yoyo     攝 影 : 陳 文 浩

模 特 兒 : Clara ( Starryland )     鳴 謝 : 註 冊 中 醫 師 葉 英 良

內 外 濕 齊 夾 攻
春 天 濕 度 奇 高 , 除 了 令 周 圍 環 境 「 黐 立 立 」 外 , 濕 氣 還 會 影 響 身 體 , 即 中 醫 所 說 的 濕 重 和 濕 症 。 中 醫 認 為 , 身 體 會 受 天 氣 變 化 影 響 , 空 氣 中 濕 度 過 高 又 或 經 常 淋 雨 涉 水 , 都 會 令 人 難 以 散 發 體 內 的 濕 氣 , 因 而 引 起 連 串 不 適 , 可 概 括 為 外 濕 ; 同 時 濕 症 亦 會 因 為 本 身 臟 腑 機 能 失 調 引 起 , 可 能 是 因 為 缺 乏 休 息 、 吸 、 飲 食 不 正 常 等 習 慣 , 影 響 臟 腑 機 能 , 以 致 水 分 和 代 謝 物 難 以 排 出 , 可 稱 為 內 濕 。

濕 邪 周 身 走
引 起 濕 症 的 , 中 醫 稱 為 濕 邪 , 濕 邪 會 周 身 運 行 , 可 於 身 體 任 何 一 部 分 出 現 , 所 致 的 疾 病 亦 很 廣 泛 , 例 如 頭 暈 頭 重 、 關 節 痛 、 小 便 混 濁 、 白 帶 過 多 、 皮 膚 痕 癢 、 腸 胃 不 適 等 , 發 病 部 位 和 症 狀 就 視 乎 身 體 哪 些 部 分 較 虛 弱 而 定 。 據 葉 英 良 中 醫 師 所 說 , 濕 為 陰 邪 , 會 阻 遏 氣 機 , 損 傷 陽 氣 , 令 人 氣 機 不 暢 , 包 括 疲 累 無 力 和 胸 悶 , 而 且 濕 症 每 每 纏 綿 難 愈 , 反 覆 發 作 。 一 些 中 藥 如 扁 豆 、 赤 小 豆 、 土 茯 苓 、 白 朮 等 都 有 不 錯 的 去 濕 功 效 , 而 針 對 病 情 和 體 質 配 合 適 當 食 療 , 一 方 面 有 助 減 輕 不 適 , 另 一 方 面 亦 能 調 理 身 體 , 增 強 身 體 化 濕 功 能 。

氣 血 受 阻 易 頭 痛
潮 濕 多 霧 的 天 氣 , 最 易 令 人 頭 昏 腦 脹 和 精 神 不 振 , 這 是 因 為 過 重 濕 氣 會 影 響 氣 血 運 行 , 若 氣 不 能 上 達 , 便 會 導 致 清 陽 失 養 ( 清 陽 即 全 身 陽 氣 , 多 集 中 於 頭 部 ) , 頭 部 氣 血 不 通 , 自 然 容 易 暈 眩 兼 頭 痛 。

川 芎 白 芷 天 麻 湯 ( 4 人 分 量 )
材 料 : 川 芎 5 錢 、 白 芷 5 錢 、 天 麻 5 錢 、 生 薑 3 片 、 大 魚 頭 1 個 、 蜜 棗 3 粒 。

煲 法 : 清 水 12 碗 加 材 料 煲 2 小 時 。

功 效 : 川 芎 有 行 氣 活 血 和 祛 風 止 痛 之 效 , 而 白 芷 有 解 表 散 風 的 效 果 , 配 埋 專 治 頭 痛 的 天 麻 , 有 助 疏 風 除 濕 , 止 眩 止 暈 。

濕 困 脾 胃 食 慾 減
中 醫 有 謂 「 脾 虛 生 濕 」 , 若 平 日 多 吃 生 冷 和 煎 炸 食 物 , 又 或 飲 食 不 定 時 定 量 , 脾 胃 功 能 欠 佳 , 便 會 影 響 化 濕 功 能 , 以 致 濕 邪 容 易 侵 襲 。 一 旦 濕 困 脾 胃 , 便 會 出 現 消 化 不 良 、 飽 滯 、 噯 氣 、 腹 脹 腹 痛 、 便 秘 或 肚 瀉 等 症 狀 , 要 改 善 就 必 須 改 掉 不 良 習 慣 , 同 時 吃 點 健 脾 去 濕 的 食 療 。

黨 參 雲 茯 苓 薏 米 湯 ( 4 人 分 量 )
材 料 : 黨 參 1 、 雲 茯 苓 1 、 生 熟 薏 米 各 1 、 猴 頭 菇 1 、 蜜 棗 3 粒 。

煲 法 : 清 水 12 碗 加 材 料 煲 2 小 時 。

功 效 : 黨 參 能 補 中 益 氣 , 而 雲 茯 苓 和 生 熟 薏 米 則 有 健 脾 去 濕 之 效 , 有 助 調 理 脾 胃 功 能 , 減 輕 內 濕 。

水 氣 入 侵 關 節 疼 痛
若 本 身 有 關 節 舊 患 的 話 , 一 旦 遇 上 潮 濕 天 氣 , 水 氣 入 侵 關 節 , 便 容 易 風 濕 發 作 , 關 節 筋 骨 「 冤 冤 痛 」 , 特 別 是 老 人 家 或 長 期 於 潮 濕 環 境 工 作 的 人 士 , 情 況 就 更 嚴 重 。 中 藥 如 木 瓜 、 桑 寄 生 和 五 加 皮 等 都 有 去 除 風 濕 的 效 果 , 不 妨 一 試 。 此 外 , 由 於 腎 主 骨 , 多 吃 補 腎 食 療 對 強 筋 骨 亦 有 幫 助 。

巴 戟 黑 豆 圓 肉 湯 ( 4 人 分 量 )
材 料 : 巴 戟 1 、 黑 豆 1 、 圓 肉 1 、 豬 骨 1 斤 。

煲 法 : 清 水 12 碗 加 材 料 煲 2 小 時 。

功 效 : 巴 戟 有 齊 補 腎 陽 、 強 筋 骨 和 去 除 風 濕 之 效 , 而 圓 肉 則 有 補 血 安 神 之 效 , 加 埋 黑 豆 , 可 強 化 體 質 、 補 益 肝 腎 之 餘 , 同 時 又 可 祛 風 止 痛 。

濕 毒 積 存 皮 膚 痕 癢
所 謂 「 有 諸 內 , 形 於 外 」 , 體 內 過 多 濕 毒 積 存 , 還 會 外 透 表 膚 , 最 常 見 是 誘 發 皮 膚 痕 癢 和 濕 疹 , 本 身 有 皮 膚 敏 感 的 人 尤 其 易 中 招 。 在 這 非 常 時 期 宜 少 吃 濕 毒 食 物 如 蝦 和 蟹 , 同 時 亦 可 透 過 一 些 清 熱 去 濕 的 中 藥 如 土 茯 苓 、 綠 豆 、 生 地 等 , 以 助 解 毒 。

生 地 土 茯 苓 龜 板 湯 ( 4 人 分 量 )
材 料 : 生 地 1 、 土 茯 苓 ( 乾 品 ) 1 、 龜 板 2 、 生 薑 1 片 、 豬 1 件 、 蜜 棗 3 粒 。

煲 法 : 清 水 12 碗 加 材 料 煲 2 小 時 。

功 效 : 此 湯 與 龜 苓 膏 的 功 效 大 同 小 異 , 有 滋 陰 清 熱 、 解 毒 利 膚 之 效 , 幫 助 止 痕 止 癢 。

湯 水 , 濕 氣 仲 點 敢 埋 身 !

川 芎 白 芷 天 麻 湯 能 祛 頭 風 , 紓 緩 頭 暈 頭 痛 。

黨 參 雲 茯 苓 薏 米 湯 能 健 脾 益 胃 , 減 輕 食 慾 不 振 和 消 化 不 良 的 不 適 。

食 巴 戟 黑 豆 圓 肉 湯 , 可 補 益 肝 腎 和 去 除 風 濕 , 達 致 強 筋 骨 和 止 痛 的 效 果 。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