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嶼多工程 白海豚18年少8成

中華白海豚數量去年度按年微升。 中華白海豚數量去年度按年微升。
中華白海豚數量去年度按年微升。
無啖好食 剩40條留港棲息
於本港棲息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去年度稍微上升,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發表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發現,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期間,在大嶼山4個調查水域中,共有40條中華白海豚,包括於大嶼山西南、西、西北及東北4個水域,分別有12條、24條、4條及0條海豚,較對上一年度略升3條,但仍是近年第3低,亦較過去18年跌近80%。
該報告研究員於過去一年,共發現7條新的個別海豚,而有11條在過去經常出沒於香港水域的海豚卻不見所蹤。報告指出,中華白海豚2021年的棲息地主要集中在西大嶼山近岸及南大嶼山西端的水域。而大嶼山東北、西北及西面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在過去近20年均各自錄得明顯下降趨勢,其中西北的中華白海豚更由2003年的84條,下降至餘下4條。而東北部更連續7年沒有中華白海豚出沒。報告指,因為大型填海及近岸發展工程相繼推行,出現率並未有任何回復的迹象。
三跑大橋落成暫復平靜
報告又指出,江豚在過去一年度主要棲身於索罟群島以東及以西的水域,於石鼓洲及索罟群島之間水域,2015至2017年間曾錄得持續高企的江豚出現情況,但隨後卻在2018至2021年間明顯減少,尤其在毗鄰「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填海工程的石鼓洲水域。
香港城市大學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助理教授葛展榮表示,隨着機場第三跑、港珠澳大橋落成,大嶼山北部一帶水域能夠「回復平靜」,對於以往機場管理局稱海豚於三跑完工後會回來的說法,葛稱沒有預知能力,但相信該水域正處於康復期,指該水域海床過去被挖掘,魚類所剩無幾,原有生態、食物鏈已被破壞,海豚來到亦「無啖好食」,預料至少需時5年才能逐步復原,令海豚獲得更佳棲息地,但指若附近海域再有大型工程,例如明日大嶼,情況或只會每況愈下。
葛展榮又認為,漁護署需監察西部水域海岸公園的情況,阻截高速船隻、非法拖網捕魚,保護水域的生態情況,又說敷設人工魚礁、投入魚苗亦希望能建設新的生態環境,確保海豚於本港水域能「食住行」,才會有更多海豚回來。
葛展榮說大嶼山北部水域的生態已遭三跑等工程破壞。葛展榮說大嶼山北部水域的生態已遭三跑等工程破壞。
葛展榮說大嶼山北部水域的生態已遭三跑等工程破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